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茶叶新闻 >东西问|夏良玉:中国茶为什么是世界“通用语”?

东西问|夏良玉:中国茶为什么是世界“通用语”?

发布时间:2022/04/11 作者:admin 阅读( 69)

中新社福州1月3日电 题:中国茶为什么是世界“通用语”?


——专访茶文化研究专家、福建省首批闽江科学传播学者夏良玉


中新社记者 龙敏 吕巧琴


茶源于中国,盛行于全球。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自古以来就与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对外交往发展密切相关。


为何说中国茶是与世界互联的“通用语”?中国茶如何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茶文化研究专家、福建省首批闽江科学传播学者、宁德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夏良玉研究员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就此进行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是怎样形成的?


夏良玉:中国是茶树的原始分布地区及唯一起源中心,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种植茶、饮用茶的国家,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


福建龙岩茶园。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中国先民从发现、开发、利用茶叶到从事茶叶生产,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西汉王褒《僮约》中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唐陆羽《茶经》记载了“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发现距今约六千年左右的古茶树根。


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茶叶制作方法、品饮方式,以及随之带来的茶文化形态的变化,反映了中国茶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时代特征。茶叶栽培技术、加工工艺、饮茶方法、茶事礼俗等,则为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茶农采摘“谷雨茶”。中新社发 石农兵 摄


受地理环境、气象条件、资源禀赋、社会风情等方面的影响,不同地区、民族的茶文化呈现“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云南生产普洱茶,福建创制乌龙茶、红茶、白茶,浙江、安徽多出绿茶,生产区域特点十分明显;福建、广东潮汕崇尚的功夫茶,藏族的酥油茶,蒙古族的奶茶等,茶事茶俗呈现多元化民族或族群特征;采茶戏、茶诗茶歌等茶题材的文艺作品多姿多彩,都生动反映了茶文化的广泛影响。


云南临沧树龄达3200年的古茶树。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中新社记者:中国茶是如何成为世界贸易主要商品的?中国茶文化是怎样走向世界,影响世界的?


夏良玉:从全球史视角来看,唐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为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生产提供了适宜条件。同时,随着生产发展以及市场拓展,作为大宗商品,茶叶成为世界贸易主要商品。


无论是形成于汉代的丝绸之路,还是繁荣于唐宋的海上丝绸之路,抑或始于唐代的多条茶马古道和17世纪连接中蒙俄的万里茶路,茶叶无疑是其中主要的贸易商品。随着新航路开辟,欧洲诸国相继来到亚洲,茶叶由海路运到欧洲,成为葡、荷、英等国上流社会的时髦消费品。


事实上,亚欧大陆东部农耕文明、周边及欧亚大陆腹地游牧文明与西方海洋文明之间存在形态差异,由此产生的内在经济需求,驱动中国茶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商品。据史料记载,17世纪后期至19世纪后期,中国出口的茶叶几乎垄断整个国际茶叶市场。


与茶叶对外贸易相随而行、相辅相成的,是茶文化的对外传播。唐宋时期,茶叶经济的崛起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又随着东西方之间的探索认知、交通开辟和贸易推广,开始向周边国家和世界各地逐步分阶段扩散开来。


受影响最早的是东北亚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先后移植了中国茶,形成“韩国茶礼”“日本茶道”等饮茶方法和文化形态。生产决定传播,随着南方茶叶生产的扩大,茶文化逐渐向中亚、西亚、南亚发展,并伴随新航路的开辟,远涉重洋到达欧洲,再随着殖民贸易到达美洲和大洋洲。


2017年10月11日,福州,中日黄檗文化交流大会的嘉宾观看日本茶道表演。中新社记者 刘可耕 摄


茶叶几乎传遍世界,在当地生根发芽,不断影响这些国家的饮食文化。中国茶热饮法和饮茶文化的传播,对人类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衍生出的异域茶文化成为世界性的文化,下午茶文化习俗甚至使英国社会风气为之一变。


随着饮茶在世界的推广与普及,与茶有关的文学艺术作品不断产生,世界茶文学艺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同样,中国茶文化淬炼出的价值理念和人文精神,对人类文明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新社记者:为什么说中国茶是中外友好交流的见证者?“茶和天下”的中国茶文化内涵有何当代意义和启示?


夏良玉:若要选择一件贯穿古今、见证中外友好交流的物品,无疑当属中国茶叶。茶叶源源不断输往世界不同地区,成为中国连接全球的纽带,开启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与当地社会文化相结合,发展出新的茶文化形态,丰富了不同国家地区人们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


茶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茶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珍品。中华民族自秦汉大一统后,“和”既是古代先人的生命信仰和思维基础,又是中华茶文化的意蕴所在,深深积淀在中国人民的民族性格之中。


“壶中天地,杯中乾坤。”“茶和天下”的文化内涵是在漫长演进中沉淀下来的“天人合一”宇宙观、“和而不同”的鲜明特质,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始终追求,集中体现着中国人的生命体验和独特智慧,其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思想观念,不仅是中国人思想精神的内核,也是人类对精神世界的共同追求和价值取向。


中国茶文化的“和”是中道,是平衡,是恰当,是一切都恰到好处。“和”也是尊重,是感恩,是圆融。


宋代点茶茶道演示。中新社发 刘康 摄


“茶和天下”“和而不同”,不仅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还可将人类视作休戚与共的共同体。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底蕴,是在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家园中以“和”求“同”、求同存异的重要路径,有助于人类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厚植茶文化符合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理念和精神特质,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系牢情感纽带、夯实人文基础、涵养精神动力。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国茶文化尤值得提倡,去追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和”的佳境。


中新社记者:当下,如何发挥中国茶文化交流的作用,促进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鉴?


夏良玉:茶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全球因为有茶和茶文化,有了共同的语言和国际交流的重要纽带。


对于不同文化背景国家的跨文化交际,中国茶文化是与世界互联的特殊“通用语”。当下,须契合时代节拍,进一步发挥中国茶文化交流的作用,促进中西方文明互鉴:


一要不断增强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能力。运用人类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与力量,讲清千年茶文化交流的历史连接、国与国之间共同的记忆,讲好茶文化涵育形成的中华民族的故事。


二要提升中国茶文化走出去的层次。深度把握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深层互动的张力,从认识论意义跃迁到价值意义上的中国茶文化走出去,让其他国家真正理解和接纳中国的价值观念,从而真正实现“茶和天下”的价值共识,尤其是向世界传播、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三要自觉增强中国茶文化与全球的融入关联互动。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综合运用多种传播方式,通过发掘茶文化旅游融合、茶文化与影视制作,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传播交流,创造出适应时代的茶艺形式,提升其影响力、感召力和亲和力,真正擦亮中国的茶文化名片。


四要充分调动中国茶企“走出去”的积极性。在合作互利共赢基础上,扩大中国茶在“一带一路”沿线及全球的覆盖率和市场占有份额,真正做到提品质、打品牌、拓销路、货畅优、诚经营、共繁荣。用友谊、合作与共赢让更多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完)


2021年6月25日,浙江金华玉山古茶场,国际友人体验手工采茶。中新社发 胡肖飞 摄


受访者简介:


夏良玉,宁德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福建省首批闽江科学传播学者,研究员,茶文化知名研究学者。长期从事高等教育、茶与茶文化等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主持建设国家开放大学茶叶审评与营销专业和宁德师范学院茶学专业。曾获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主持参与多项国家和省级以上课题,主编《茶文化产业经营与实务》《茶馆经营与管理》《茶艺学》等多部著作。


来源:中国新闻网


","content_hash":"2dc36f41

点击排行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