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1 作者:admin 阅读( 66)
中国人的养生习惯自古以来就深入骨髓,无论是喝开水还是喝茶其中都有一套说法。现代人讲究高效率,即便是喝茶,也只需要在开水里面撒一把茶叶或是放一个茶包就好了。而在古代,这种粗糙的喝茶方式是会遭到嘲笑的,尤其是在贵族阶级,喝茶象征着一种仪式感,不仅茶叶和茶具有讲究,就连泡茶工序也有要求。
养成喝茶习惯的同时,茶文化也成为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如今的人们虽然没有继承古人繁琐的泡茶工序,但茶文化却流传至今。许多喜欢喝茶的人目的不在于“喝”,更在于“品”,品味茶叶的醇香,也品味片刻的安宁。
早在神农时期茶便已经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之中,一开始人们只是将茶当做一种饮品,茶文化真正成型还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两晋北朝的文人好风雅,衣食住行样样都要与风雅挂钩,就连饮茶也要有一派高雅的做法。
《尔雅》中最先出现关于茶的记载:“槚,苦荼。”
到了西周时期,饮茶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人们家中也开始常备各种饮茶的器具。秦汉时期人们的饮茶习惯发生了一点改变,中医发现了茶的药用价值,《食经》道“苦茶久食,益意思”,所以医生们有时候会用茶来入药。茶不仅能醒神,还有药用价值,最重要的是价格便宜,百姓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将茶与食物结合起来,民间出现了煎茶的雏形。
古籍中记载了一种做法,茶叶采摘之后捏成饼,然后加入浓稠的米浆,米浆浸泡一段时间后,再将茶叶捞出来烘干。烘干之后的茶叶结合了茶与米的清香,碾碎之后能够保存很久。饮用时取出一些粉末,然后注入开水即可。处理到最后茶水里面的味道比较丰富,里面还能加入葱姜等调料,更像是一种食物。但这种方法完全泯灭了茶的本味,茶圣陆羽曾痛斥这种饮用方式,认为这实在暴殄天物。
唐朝时期,煎茶法成为主流,茶已经成为了老百姓们最喜爱的饮品之一。这一时期的茶在人们心中形象比较单一,就是一种能喝的饮品,茶文化还没有深入人心。后来陆羽写出了三卷《茶经》,在里面详细论述了茶道,此后人们争相效仿,陆羽也被人们称为茶圣。《茶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茶道的诞生,人们在煎茶的时候,开始注意“火候”“汤候”等要素。在陆羽之后,还有很多人在研究茶道,比如斐汶、张又新、温庭筠等等。茶艺的五大固定环节基本形成,此后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创新。
宋朝人不喜欢茶叶的苦涩味道,花费大力气制作茶饼,里面加入了淀粉和香料,入口清甜香浓,与前朝的茶汤味道完全不同。茶饼也分优劣,专门制作茶饼的大师完全可以靠此发家致富,优质的茶饼一斤售黄金二两,而且还有价无市。
元朝时期关于饮茶的奢靡之风有所缓解,人们不再过于讲究茶道,这一时期茶再次平民化。元朝人民习惯直接将茶叶晾干,然后泡开水饮用,大家不再喜欢茶饼,也不再对茶叶做多余的加工。复杂的茶具也逐渐消失了,只有最方便的茶壶留了下来。
明代的历任皇帝都很喜欢喝茶,后来朝廷提倡节俭,直接禁止民间百姓私自制作茶饼,就这样,传统茶叶再次成为人们的饮茶主流。喝茶的方式统一了,为了提升茶的风味,人们就开始从茶具的材质上动脑筋。人们发现紫砂壶不仅美观,而且最能保留茶的本味,与茶相性很好。此后紫砂壶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了普及性最高的茶具,上到皇帝下到平头百姓都喜欢,街上老爷子出街的时候基本人手一只紫砂壶。
茶道发展至今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无论是别出心裁的粥茶,还是接地气的煎茶,亦或是奢靡的茶饼,都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理念。如今人们的饮茶方式回归为最淳朴的泡茶,这也与茶道中返璞归真的理念不谋而合。
古人推崇茶道是因为,茶不仅以饮品的方式融入人们的生活,品茶的过程还能让人有诸多感悟。茶味本涩,却让人百喝不厌,当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品味一盏茶的时候,便是真正懂得了人生之道。
参考文献:
1、陆羽《茶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