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茶文化 >《生活美学十讲

《生活美学十讲

发布时间:2022/04/08 作者:admin 阅读( 62)



中华文化上承三皇五帝,神农尝百草,伏羲画八卦,黄帝造文字;传至商周,文王拘而演《周易》;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诸子思想齐放,在中国思想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秦始皇焚书坑儒,法治天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魏晋玄学,佛家兴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儒、释、道思想合流之始。


自此,中国文人思想难再分流,进为儒,退为释,隐为道。


既然中国茶文化自古由文人雅士的志趣所左右,自然也受到文人雅士的思想所影响。故而,儒释道三家与中国茶文化均有甚深的渊源,甚至可以说,没有儒释道,茶无以形成文化。




道家与茶文化

道家与茶文化的渊源,依照神话传说,甚至可以追溯到茶文化的源头——神农氏。


在道教典籍《太上老君开天经》中说:“神农之时,老君下凡为师,曰大成子,作《太微经》,教神农尝百草,得五谷,与人民播植,遂食之以代禽兽之命也。”


而道家对精神永恒的追求,在茶文化中有三个层次:


以自然恬淡、少私寡欲为特征的生活情趣。


以清净虚明、无思无虑为特征的心理境界。


以这种生活情趣、心理境界为主,以养气守神等健身方法为辅的良好生理状态。


煮茶本是物质生活,但陆羽创造了一种奇妙的意境。


风助火,火煮水,水烹茶,茶的精华被提炼出来溶于水中,美的意境亦随之显现,中国人喝茶是把形式和美学融为一体的。


人是天地宇宙之精灵,而茶是吸天地灵气的自然之物,那崇尚自然之道的道家就没有不喜爱的道理。众所周知,茶文化是最具自然属性的一种文化,茶道无疑是自然之道的一部分。


老子《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个“自然”,指的是自己而然,自然而然,并非有意做作。自是自己,然是如此,也就是自己如此,非外力为之。在老子那里,“道”是自然地“无为而无不为的”,呈现为一种绝无勉强、自然而然的状态。“道”本身,即“自然”之道。




庄子哲学亦是“自然之道”的哲学,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想象和境界,其精神整体即是天人,庄子心目钟,养生的“神人”的情态,乃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庄子的养生之道,合乎自然,顺乎自然,无思无为,身心恬淡。所谓“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


道无处不在,茶道只是“自然”之道的一部分,而且从自然大道到“茶道”之间,有一个过渡性的观念——成仙之道的观念,这是从道家到道教的过程中发展而来。道教的信徒们认为可以从老庄的自然之道中发现长生不死的根源,一个人能完全掌握自然之道,才是获得神仙之道的唯一法门。


唐代诗人卢仝有诗一首《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其中有一段如是说:


一碗喉吻润(喝第一碗唇喉都湿润)。


二碗破孤闷(喝第二碗去掉了烦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第三碗刮干我的胃肠,最后留下的只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第四碗后发出了轻汗,平生遇见的不平之事,都从毛孔中向外发散)。


五碗肌骨轻(第五碗骨健又兼身清)。


六碗通仙灵(第六碗好似通了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第七碗已经吃不得了,只觉得两腋下微风吹拂要飞升)。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蓬莱山,在何处?我玉川子,要乘此清风飞向仙山去)。


这是一首饮茶歌,也是一首道家的茶歌,是道家对生命永恒的向往,将道家的仙道思想和审美观流露得酣畅淋漓。


玉川子饮下七碗茶,借茶以求长生,发挥茶力以求羽化,两腋习习生风,欲乘清风归去蓬莱。这与吸风饮露或修金炼丹不同,是借助大自然赐予的自然之物——茶,以大家的顺其自然的精神来超越生死,这与苦苦炼丹的道士们又大有不同了。




茶以自然之道吸收天地之精华灵气,其中蕴含着许多可以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生力”,或者说“生命素”,所以,壶居士在《食忌》中说“苦荼,久食羽化”,南北朝的著名道士陶弘景也有说:“苦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启服之。”


凡对自然之物,须以自然而然的态度对之,符合“天道自然”、“天人合一”的基本原则,道教徒们追求神仙世界,希冀以茶使人脱胎换骨,羽化成仙,因此各地道观大都有自己的茶园,有自己生产的“道茶”,以自在自为的自然思想,影响着中国的茶道思想。


中国历朝历代皆不少隐逸之士,而隐士的思想可以说与道家的思想同宗同源。老庄虚静恬淡、顺其自然的思想,庄子自身也有全身保真、任性自适的隐逸思想。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更是老庄思想的极盛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文人志士们纷纷隐于山林,保全自身。


《茶经》中说:“茶之为用,味至寒,茶之性俭。”说明茶是属阴、属寒的。如果儒家和道家也是一阴一阳的话,那么积极入世的儒家则为阳,消极出世的道家即为阴。如此,茶性就与道家隐逸的特性颇为契合了。




而且《茶经》的作者陆羽,作为茶道开创者,也算是一个隐者,《新唐书》中,关于陆羽的记载就是在“隐逸传”中的。他一生不慕名利,不为权势,只醉心于湖光山色与淡雅茶香之间。


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一生隐匿不仕,嗜茶如命。他在顾渚山下开辟一茶园,每年过来采茶,亲自评判品第。他的《茶舍》一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自己的趣味:


旋取山上材,驾为山下屋。


门因水势斜,壁任岩隈曲。


朝随鸟俱散,暮与云同宿。


不惮采掇劳,只忧官未足。


“朝随鸟俱散,暮与云同宿”,早起与林鸟嬉乐,晚上与暮云同眠。品茶于精舍、于云林,于松月下、于花鸟间。饮茶之良友,是清风明月、是纸帐楮衾、是竹床石枕、是名花琪树。这一切构成的,是一幅隐士饮茶的画卷。




儒家和茶文化

茶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关系,归结起来,可以用三个字来表述:德、和、敬。


儒家十分重视人格修养,且要求从自身做起,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齐天下。


当代茶圣吴觉农说过一句话:“君子爱茶,因为茶性无邪。”这句话,就体现了儒家的茶文化观,以茶之洁比君子之德,就是茶文化与儒家人格思想的结合。


茶的洁净成为人品高洁的代表,历来很受到文人的推崇。


比如韦应物说的“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是茶,欧阳修说的”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易色“也是茶,都是在强调人的道德品质,用茶的品行之洁,来比对人的高尚情操。说人的德操要像茶一样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北宋大文豪苏轼写过一篇《叶嘉传》,用拟人的手法为茶做传,是一篇以茶誉德的佳作。叶是茶叶,嘉是美好,连起来就是美好的茶叶的传记。古人向来有以自然界之物来表征高尚节操和完美人格的传统。


比如梅兰竹菊四君子。


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


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


菊: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


而茶呢,植功种德,遗香后世,精行俭德,是为常德雅士。




现代茶学专家庄晚芳教授曾提出“廉、敬、和、美“的茶德,而”廉“和“俭”无疑是德的一部分,所谓“俭以养德”。而陆羽《茶经》在第一章就开宗明义地指出“茶之为用……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说明以茶示俭、以茶示廉,也是儒家文人惯常的做法之一,东晋时候的吴兴太守陆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所以说,中国儒家的茶道,不来自天,也不来自于地,而是来自于人间,人间中每一个正直廉洁的人,每一个坦率求真的人,每一个正气浩然的人,是所有这些爱茶的谦谦君子,构成了茶道的精彩。


在漫长的茶文化中,中庸之道又或是中和精神的“和”就一直是儒家茶人所追求的审美情趣。儒家是入世的,然而又是以一种平和、儒雅、谦恭的形象入世;他不像墨子,一副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孔子则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中庸是一种君子的品格,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有中庸这种品德的人,为人处世处处得乎中道,恰如其分,不偏不倚。




朱熹是宋代的大儒者,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子语录》有对茶的中庸之德和中和之理的认识的。


“先生因此茶罢,曰:‘物之甘者,吃过必酸;苦者吃过却甘。茶本苦物,吃过却甘。‘问:’此理如何?‘曰:’也是一个道理。如始于忧勤,终于逸乐,理而后和。盖礼本天下之至严,行之各得其分,则至和。又如‘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都是此理。”


朱熹从茶叶的先苦后甘,引申到人世的先忧勤后逸乐,又引申出礼之严而得行之和,这些都是中和的道理,这也就理学家所说的格物致知,物与思的巧合结合,以物寓理,物即是理。


儒家文人将“和”的道德境界和艺术境界统一起来,与此同时,又要符合儒家的礼,要保持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然后在泡茶、饮茶的过程中,体现出高洁清逸的美学境界。无论是在煮茶的过程,茶具的使用过程,还是茶汤的品饮过程中,茶事礼仪的动作要领,都不能失去儒家端庄典雅的风韵,要符合规范的要求。


也正因为如此,儒家的茶道,比道家的自然保性之道显得更为讲究,因为他并不是与天道或自然沟通的过程,而是自身修养的修炼过程,是诚意正心的过程,是格物致知的过程。


一个“和”字,蕴藏着自然与人文的统一。茶,能从自然植物变为一种文化,其奥妙就是在这里。




中国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而儒家又是最讲“礼”的,以茶利礼仁和以茶表敬意可以说是儒家茶礼仪文化的核心。儒家认为礼是天道,是天地秩序的一部分。而且儒家的礼法是涉及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道德仁义,教训正俗,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都是需要礼的约束和安排的。


《礼记·曲礼》中的“毋不敬”即是礼的精神内核。而且《论语》里也有“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的说法。那么,茶文化与儒家的礼和敬的关联点在于茶礼和茶俗。


中国的饮茶习俗具体说来可能有上百种,归结起来大概有婚姻、祭祀、庙宇、茶馆、斗茶及个人饮茶等几个方面。


“敬”是儒家茶文化的精髓所在,客来敬茶也是深入民间民俗,成为了传统礼节的一份子。


孔子《论语》中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来拜访,是一件多么让人开心的事情啊。自饮茶蔚然成风以来,以茶敬客便是惯例。


过去敬茶还有一定的规矩,有所谓的“三道茶”:客人来了,奉上第一道茶,但是这道茶一般不饮,只用来迎客和敬客;奉上第二道茶时,就是主客深谈、畅饮之时;第三道茶上来就表示主人要送客了。这个规矩就茶的自然属性和社会人际关系、交友之道等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了。


人刚来的时候,大家聊得还不深,所以第一道茶只是客气客气,以表敬意;如果主客聊的高兴了,奉上第二道茶,这时候就值得慢慢品茶,慢慢聊天了,天越聊越深,茶越喝越浓;待到宾主尽欢,虽然依依不舍,但也是到了罢饮送客的时候了。




江南地区有些地区,还有新年第一天喝甜茶或者元宝茶的习俗,甜茶就是在茶里加白砂糖,元宝茶就是在茶中放入两颗青果或金桔,意思是恭祝新春吉祥,一年到头甜甜美美的。


在古代婚俗当中,以茶作为聘礼也有其特殊的含义。宋人《品茶录》里说“种茶必下子,若移植则不复生子,故俗聘妇,必以茶为礼,义故有取。”一来是说种茶必下子,是取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而且古代女子有诸多道德要求,说到底,也是把茶比作古代的贞洁烈女,从一而终。


现在还有一些地方的婚俗中有茶礼的一席之地,比如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定茶,同房时的合茶,当然也都是取至性不移的意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嘛。




禅宗与茶文化

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一天,有两位翩翩少年前往八公山,他们是南朝宋皇室的新安王刘子鸾喝他的弟弟豫章王刘子尚。他们到八公山是要拜访一位昙济道人,这位昙济道人可不是道士,而是一名和尚,佛教长老最初常被称为道人。昙济道人接见这两位少年贵宾,在谈论佛法之前,昙济用茶款待了两位王爷。两位王爷第一次喝到茶,一杯沁人心脾的茶喝下之后,豫章王刘子尚兴奋地说:“这就是甘露啊,怎么叫茶茗呢?”


茶与佛家很有渊源,“茶禅一味”四个字,就足以说明一切了。


佛教差不多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的的发展,影响力堪称是中国第一宗教了。而且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同时,也进行了深刻的本土化,影响力最大的当属禅宗。


禅宗产生于南北朝时期,禅宗四祖道信提出心性醒悟的说法,以念佛净心,坐禅定心,修行悟心。在寺院里,僧众们要坐禅,就要静坐冥想,这样人的精力就要持续集中。但是有过集中精力听课的人都知道,听个5分钟课还行,要认真听45分钟,都要昏昏欲睡。不少僧人也有这样的窘况,禅室里光线昏暗,有时还天气闷热,容易让人犯困。


这时候,茶叶就成了他们的知音,茶不仅能解渴,还能涤烦滤,让人提神醒脑。




唐代诗僧皎然喝茶之后就很有感触,写诗大赞茶的功效: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所以,茶对禅宗是从去睡、养生,过渡到入境、涤烦,然后再进入到“自悟”的超越境界,茶自然而然地与禅宗的三重境界合而为一,从而产生了茶禅一味的说法。


唐代赵州从谂禅师曾在这个禅院(当时叫观音院)主持40年,有着“吃茶去”、“庭前柏树子”等几桩有名的禅门公案。最有名的就是“吃茶去”公案。1000多年以前,有两位僧人从远方来到赵州,向赵州禅师请教如何是禅。


赵州禅师问其中的一个,“你以前来过吗?”那个人回答:“没有来过。”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赵州禅师转向另一个僧人,问:“你来过吗?”这个僧人说:“我曾经来过。”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这时,引领那两个僧人到赵州禅师身边来的监院就好奇地问:“禅师,怎么来过的你让他吃茶去,未曾来过的你也让他吃茶去呢?” 赵州禅师称呼了监院的名字,监院答应了一声,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赵州禅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要钻牛角尖,不要拘泥于“吃茶去”这三个字,也不要执着于悟道,禅家是要“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性成佛道”,要达到《坛经》里说的“内外不住,来去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的境界。




而且名山佛刹往往也会出名茶,比如观音菩萨的道场普陀山普陀寺有普陀佛茶,地藏菩萨的道场九华山有九华山佛茶,著名的“扬子江心水,蒙顶山上茶”的蒙顶茶,也是汉代四川蒙顶山甘路寺的普慧禅师培育出来的。


唐代诗人刘禹锡还写过一首《西山兰若寺试茶歌》


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觜。


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


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彻骨烦襟开。


阳崖阴岭各殊气,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虽尝未解煎,桐君有箓那知味。


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顷馀。


木兰沾露香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


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


不辞缄封寄郡斋,砖井铜炉损标格。


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


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跂石人。




不过要说茶禅一味,当数浙江的径山茶,在北宋年间就被宋徽宗赐名为“径山能仁禅寺”。


径山寺不仅饮茶之风很盛,而且每年春天,经常会举行茶宴,坐而论佛,而且径山茶宴有一套极为讲究的仪式。茶宴进行时,先由主持法师亲自调茶,以表敬意,尔后由茶僧一一奉献给应邀赴宴的僧侣和宾客品饮,这便是献茶。僧客接茶后,先打开碗盖嗅闻茶香,再捧碗观色,接着再是启口“啧啧”尝味,一旦茶过三巡,便开始评论茶品,称赞主人品行高,茶叶好。随后的话题,则是诵经念佛,谈事叙谊。


宋代的时候,就有很多日本禅师来到径山寺求学取经,拜虚堂禅师为师,推动了日本茶道的发展。


诚然,禅僧高士能悟到禅理、茶性之间的个中滋味,于与他们自身所具有的修养和美学境界关系很大。他们注重的是精神追求,对物质享受、功利名分看得很轻,这是他们能保持那份纯净心境的缘故。


","content_hash":"9072f869

点击排行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