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3 作者:admin 阅读( 54)
雅茶论道,天下文人一壶好茶
中国雅茶文化公益平台讯:斜阳余晖,茶美人美,两人携手而归,他们带回满满的浓情蜜意,还有那小河里捞上来的一小丛翠翠绿绿的铜钱草,这小绿植叶片圆圆那是包容,又形如铜钱那是财富,他们准备放在家里的陶瓷钵里养养,生机勃勃寓意深远,香茗洗心尘,微风来卷书,书韵茶香,是读书人至上的境界,清新的纸墨香味,犹如婴儿之闻母乳般沉醉痴迷,沉浸其中,历史的厚重扑面而来,草原金戈铁马嘶嘶声碎,故乡烟雨濛濛如画,纵横驰骋天地之间的心涛滚滚水花翻浪,好一个快意情愁,如果在读书时,雕花案几上,再有煎茶水响,清茶小茗,此时还有斜阳入室,辉映茶韵水汽袅袅,掩卷静思小憩,这样的静谧安详是怎样的禅定世界,怎样的空灵天地,花开蝉鸣,秋叶飘零,换了流年,有悟性的,读书是通往禅定彼岸的捷径,真正读书的人是懂得静谧的美好,心也变的娴静细碎起来,我嗜好喝茶,现在关于喝茶最早的记忆,是儿时随父亲赶集,在路边茶棚喝茶的情景,竹桌竹椅大碗茶,多花两毛钱,店家还会送上一小碟花生米、炒黄豆,这些小吃香脆中略带点辣,让人齿颊生香,我喝茶能唤起关于童年的记忆,文人品茶,则更能品出一种心境。
天下文人一壶茶,文人品茶,对于水茶具和环境都有要求。《茶经》的作者陆羽认为,泡茶的水质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好的茶叶,一般是茶农攀登悬崖峭壁采摘得来的,只有山泉之水,才能与茶叶融合。清代文学家沈三白在《浮生六记》中记载妻子芸娘制茶,夏月茶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天泉之水,加上芸娘恬静,婉约的气质,这种茶饮来,想必有一种淡然出世之感,现代文人中,周作人自称苦茶庵主,他对茶具和环境很有讲究,他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如此雅趣,非一般人能体味。在这匆匆时光的流年里,不妨捡起美好的,舍弃苦痛的,一路上心揣阳光,与美好作伴,岁月长河再漫长,再辛苦跋涉,也会觉得甜美,文人品茶,其实是在品人生,品茶成为他们追求人生理想境界的一种方式,唐代白居易在庐山香炉峰下的茅屋里住了十多年,每日种茶采茶,他在诗中写道,平生无所好,且此心依然,架岩结茅宇,斫壑开茶园。
天下文人一壶茶,宋代的杜耒寒夜会友,他点燃茶炉,通红的火焰旁,大家围坐在一起,啜茶清谈,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这种儒雅的风习至今仍令人神往,宋朝诗人陆游是著名的茶客,他嗜茶成癖,甚至深夜里都要带病冒寒亲自汲泉煮茗,他在《夜汲井水煮茶》中写道,病起罢观书,袖手清夜永,四邻悄无语,灯火正凄冷,山童亦睡熟,汲水自煎茗,有趣的是文人喜欢把茶与女子联系在一起,苏轼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中慨叹从来佳茗似佳人,他大概觉得,茶叶在水中泡出的形状颜色,和美人的婀娜多姿,飘逸淡雅有相通之处,茶生于灵山妙峰,承甘露之芳泽,蕴天地之精气,与文人飘逸超然的情趣相符合,茶的清淡雅致,隽永绵长,暗合文人含蓄内敛的特质,文人之所以接受茶,并在品茶中融入自己的情趣,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茶适应了中国文人性格里那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精神操守,尤其文人在遇到挫折与磨难,心情烦躁沮丧时,茶更成了他们平复心情,获得精神解脱的好伴侣,借着茶的力量,失意的文人以一种洒脱豁达,无拘无束的心态进入了虚拟的人生境界,千古文人一盏茶,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文人的清福,潮湿的日子里裹着一颗潮湿的心,我们在人生的路上慢慢地走行,一路的坎坎坷坷,一路的风雨兼行,如今深冬的已气息渐行渐近,在这凉薄的世间里,冷暖自知注意添衣,在这人生已过大半的日子里,对你对我轻轻说一声,余下的日子里,我们各自都要注意保重珍惜。(王仕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