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28 作者:admin 阅读( 233)
作者:读裁者黄远辉,专注人文历史,质量标准,知识产权
推荐阅读书单: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茶马古道》《禅茶一味》,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陆羽《茶经》,吴觉农《茶经述评》,陈宗懋、杨亚军《中国茶经》,郑国建《中国茶事》,周重林、李明《民国茶范:与大师喝茶的日子》,周作人《苦茶随笔》,冈仓天心《茶之书》,荣西禅师《吃茶养生记》,伊藤古鉴《茶和禅》,周重林、太俊林《茶叶战争》,林清玄《平常茶非常道》,比尔波特《禅的行囊》。
茶禅文化不仅在唐诗宋词中独树一帜,在历代中外文人大师的文章中,也颇具分量。
宋代诗人李竹懒曾哀叹,世上有三件最可悲之事:慧徒被庸师之教耽误,雅画被庸俗之眼污染,佳茗被愚拙之手糟蹋。
冈仓天心《茶之书》描述茶的一句话:"它不像葡萄酒那么傲慢,也没有咖啡那么自我,更没有可可那样故作天真。"
日本禅僧仙厓义梵在《茶道极意》中曾说:"夫茶者,在心不在术,在术不在心。心术两无,便显一味,是为茶之妙道。"
《红楼梦》中关于茶的内容颇多,包括茶俗、茶礼、茶诗词、茶叶、茶具、泡茶用水、泡茶方法、品茶环境、茶疗方剂、用茶禁忌等。《红楼梦》说到的茶包括:枫露茶、香茶、六安茶、"千红一窟"茶、老君眉茶等。《红楼梦》以"千红一窟"为最好之茶(此茶为曹雪芹杜撰),喻示人间纵然万紫千红,终归难逃一哭,参透茶味人生,方得始终。《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懂茶道的妙玉用陈年雪水为宝玉、黛玉冲泡"体己茶",用陈年雨水为贾母冲泡"老君眉", 将煮茶、饮茶当作了一种雅事, 深得"雨雪入茶"之道, 十分讲究茶的烹煮。
民国茶范一书中,民国大师们对茶的喜好各有不同。闻一多把喝茶看成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对他而言茶是生活的尺度,没有茶的日子不叫日子。在美国留学,他向家里乞讨茶。在青岛,他找梁实秋、黄际遇蹭茶。在西南联大南迁路上,他把没有茶喝的日子列为最苦的日子。到了昆明,他找陈梦家蹭茶,找叶公超蹭茶。
梁实秋,在北京中山公园里,用一杯茶与程季淑定下终身。在家里,程季淑用一杯茶来尽孝道,茶具的选择,茶汤的温度,送茶的时间都是那么用心。到了晚年,梁实秋还念念不忘在中山公园喝过的那一杯茶。对于梁实秋来说,喝茶写文章也讲品味,喝要喝得礼仪周全,写要写得仪态万千。
胡适是名副其实的茶博士,一生得了35个"荣誉博士",生活习惯却非常"徽派",穿的衣服以其母亲与妻子缝制的为主,吃以徽派菜为主,喝以绿茶为主。
鲁迅有一篇《喝茶》的文章,其中说到:"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感觉"。"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泡了之后,色清百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但这是须在静坐无为的时候的"。别人喝茶,喝出的是和气,现世安好,岁月温柔。鲁迅喝茶,喝出的却是怒气,享清福也成了讽刺。他常年杯不离手,茶不离口,娶了擅长功夫茶的许广平。幼时抄《茶经》,青年泡茶馆,晚年在上海大量买茶、施茶。常常以茶会友,送茶当礼,又经常在茶叙中翻脸而去。
以茶入文,以文观茶,周作人是民国时期最好的一位。他是文人中的茶人,茶人中的文人。他常说,读文学书好像喝茶,喝茶就像读文学书。周作人本身是历史上较复杂的人物,解放前他在北平八道湾有一套书房,原名苦雨斋,后改为苦茶庵。据说室内挂有"且到寒斋吃苦茶"的条幅,刻意追求一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境界。
梁实秋是在苦茶庵喝过周作人茶的,"照例有一碗清茶献客,茶盘是日本式的,带盖的小小茶盅,小小的茶壶有一只藤子编的提梁,小巧而淡雅。永远是清茶,淡淡的青绿色,七分满"。
周作人向往"清茶闲话",却并不易得。"七七"事变后,北平成为沦陷区,众多亲友包括他的哥哥鲁迅催其南迁,他却不愿离开八道湾,不久出任日伪教育总署的督办,做了汉奸。胡适曾以"茶"为隐语,劝他"放下茶钟",离开北平南下,他也置若罔闻。1967年5月16日,周作人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是非荣辱后,死于八道湾院落,身无一人,晚景凄凉。
郁达夫不仅自己爱喝茶,还要让笔下人物走到哪儿都有茶喝。别人写茶的清淡,他写茶的欲望。李叔同与苏曼殊两位才华横溢的诗僧,远非一句"茶禅一味"可以搪塞过去。丰子恺的茶画,巴金对茶的追忆,是一个时代的绝响。汪曾祺一生都慢悠悠的,画几幅画,写几笔字,炒几个小菜,喝口浓茶,写写文章,这叫小日子。
《吃茶养生记》一书的作者荣西禅师,最伟大的功绩是将中国佛教的禅宗流派临济宗和中国的饮茶习俗传入了日本。《吃茶养生记》由两卷构成,上卷是"五脏和合门",下卷是"遣除鬼魅门"。上卷的理论是从五脏调和的生理角度展开,下卷则是以驱除外部入侵病因的病理学观点为立论之本。序论中,荣西禅师开门见山道出主题:"茶也,末代养生之仙药,人伦延灵之妙术。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也。人伦采之,其人长命也。天竺、唐土同贵重之,我朝日本,昔嗜爱之。从昔以来自国他国俱尚之。今更可捐乎。况末世养生之良药也,不可不斟酌矣……"此书对于以后"和敬清寂"的日本茶道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奠基作用。
茶道四谛:和、敬、清、寂。"和、敬、清、寂"是日本茶道的精神,是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村田珠光曾提出过"谨敬清寂"为茶道精神,千利休只改动了一个字,以"和敬清寂"四字为宗旨。四谛的根本在于"寂",它可以被表现为佛教中心的涅盘、寂静、空寂、寂灭,在积极意义上是"无",即"主体的无"。
茶道,以茶、花、画、精美的器具、色彩、声响、姿态、言语,与茶室简素清净的美学追求,种种细节交汇一处。一边坐在仅有四张半榻榻米的茶室里,一边贪图坐在深山幽谷的心情,倾听釜中那不断的沸腾声,从中感受松风的妙音,心驰神往于大自然之中,将"小我"扩展为"大我",开辟出天地一如的奇妙境界,这就是茶道"三昧法悦"的境界。茶道,代表了一种生命美学,是对凡俗庸碌生活中细小美感的爱惜。
林清玄笑言,现在的人们喝茶太多追求"技术性",反而失去了原来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我们太过于追求什么时节去哪里才能摘得最好的茶叶,用什么样的器具才能冲泡出最好的茶,却忽略了茶本身的内涵。"在林清玄看来,喝茶是为自己创造一个生活空间,"现代人的生活忙忙碌碌,很少有能够停下来的时间,泡一壶茶,品味茶的同时,也就有了时间来品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