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茶叶知识 >茶人秀秀:极高明而得中庸,融三教以成茶道

茶人秀秀:极高明而得中庸,融三教以成茶道

发布时间:2022/04/14 作者:admin 阅读( 66)

所谓“极高明而得中庸”。顾名思义,是指达到极端的高明境界同时又遵循中庸之道。


于中国茶道而言,冠以“极高明”三字无疑是当之无愧的。


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记载云:“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堪称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


“千挑万选白云间,铜锅焙炒柴火煎。


泥壶醇香增诗趣,瓷瓯碧翠泯忧欢。


老聃悟道养雅志,元亮清谈祛俗喧。


不经涅槃渡心劫,怎保本源一片鲜。”


--王心鉴《咏茶叶》


陈香白先生则将中国茶道理论简称为:“七艺一心”,“七艺”为: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引导,一心为“和”。


长安雅士薛佩生和终南隐士周山人,一如禅师,在太乙峪冷香斋,赏画,抚琴,品茗,弈棋。


意即中国茶道的概念,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


中庸之道,乃儒家道德标准之一,指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之态度。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大力宣扬“仁”--即“爱人”的忠恕之道的同时,强调“仁”的实行要以“礼”为规范,提倡德治和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并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治国理念。这些思想,造成儒家以中庸为核心的思想文化体系,并形成影响人类文化数千年的东方文化圈。


中国茶道,也多方体现儒家中庸之“温、良、恭、俭、让”精神,并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伟大哲理于品茗饮茶的日常生活之中。


儒家在解决人与自然冲突时强调“天人合一”、“五行协调”。此等思想在中国茶俗中有充分体现。历史上,四川茶馆有一个重要功能,即是调解纠纷--于一茶楼之中“吃茶”:通过各自陈述、争辩、最后输理者付茶钱,如果不分输赢,则各付一半茶钱。“吃茶评理”之俗后来延伸到全国范围。


儒家推为五经之首的《周易》认为,水火完全背离是“未济”卦,什么事情都办不成;水火交融才是成功的条件,叫“既济”卦。茶圣陆羽根据这个理论创制的八卦煮茶风炉就运用了《易经》中三个卦象:坎、离、巽来说明煮茶中包含的自然和谐的原理。因为,“坎”在八卦中为水,巽代表风,离在八卦中代表火。在风炉三足间设三空,于炉内设三格,一格书“翟”(火鸟),绘“离”的卦形;一格书“坎”,绘坎卦图样;另一格书“彪”(风兽)给巽卦。总的意思表示风能兴火,火能煮水,并在炉足上写“坎上巽下离于中,体均五行去百疾”。中国茶道在这里将儒家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


儒学认为天地人文都在情感理性群体和谐相处之中。“体用不二”,“体不高于用”,“道即在伦常日用、工商稼耕之中”,在自然界生生不息的运动之中;人有艰辛、也有快乐,一切顺其自然,诚心诚意对待生活,不必超越时空去追求灵魂不朽,“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意即合于天性,合于自然,穷神达化,便可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快乐,达到人生极至。我国茶文化中清新、自然、达观、热情、包容的精神,所以是儒家思想最鲜明、充分,客观而实际的表达。


历代茶诗中,唐代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七碗茶歌最能代表儒家思想对茶的诠释:


终南山棋局 长安雅士薛佩生和终南隐士周山人,赵员外在终南山不老松下品茗,赏画,围棋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儒家思想之外,中国茶道中,佛家道家思想也包孕在内。所以称“融三教以成茶道”。


中国文化中儒释道向来互成三足鼎立之势。经过隋唐时期的三教讲论与融通,三教合流在北宋已经大致成型,明代以后则成社会主流思想。儒家的主要功能当然是“治世”, 它是一种治理国家的意识形态, 确立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礼仪规范与典章制度。道教的功能主要是“治身”, 长生不老的神仙生活, 中国人素来心向往之。佛教的功能主要是“治心”, 在消除烦恼的心性修养方面, 有着明显的优势。有关心性修养的丰厚思想资源, 特别是禅宗的“明心见性”、华严宗的“理事无碍”、天台宗的“止观双修”等, 成了宋代儒学发展的重要源头。佛道两教, 因此配合实践儒家的伦理规范。尤其是佛教, 在民间社会还承担了许多慈善救济的实际功能。唐高祖李渊下诏, 称“三教虽异, 善归一揆”。宋孝宗写《原道论》, 提倡“以佛修心, 以老治身, 以儒治世。”


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王嚞则提出:“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


总体而言,“释者出世也,道者游世也,儒者入世也,禅者出世也,武医者入世也,然目的有所不同,而本质始终如一,无非人之圆觉,天之虚中,地之诚一,终不离究极之变化也。”


而秀秀茶艺培训中心十五年来所推崇践行教学之中国茶道,亦望能以“一”合“三”,以“艺”载“道”,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起,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功--诚所谓“极高明而得中庸,融三教以成茶道”。


","content_hash":"1a56f0fd

点击排行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