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3 作者:admin 阅读( 63)
【按语】“世界只有中国有,中国只有湖南有,湖南只有安化有”,这就是安化黑茶,今天从另外一个角度来了解一下安化黑茶。
安化古称“梅山”,是梅山文化的发祥地 。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章惇始开梅山置县。安化还是中国名茶黑茶的故乡,是湖南茶马古道的起点。
安化,位于湘中偏北,雪峰山北段主干带,过去地理位置十分偏僻,交通十分不发达,为何产于斯的黑茶可以远销万里之外,向东达福建武夷山,往西到了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呢?它究竟有何历史,会这么神奇?现在发展得怎么样呢?
今年5月1日我随几位朋友来到了安化,当时只是在云台山风景区粗略游玩了一下,但没有着重了解黑茶。今天(12月3日,因为工作上的杂事和自身懒惰的原因到今天才成文,见谅见谅)随益阳某单位统战部门的同志又来到这里,了解了安化黑茶大致的前世今生。
大巴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很平稳,一路上欢歌笑语,气氛好不欢快,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一晃就到了。根据组织方的安排,我们首先来到云台山风景区的“英雄公园”悼念为这片热土献身的英烈们。
英雄公园位于云台山,云台山主峰海拔998.17米,坐在车上感觉有的路段是在原地掉头,大巴车发动机发出低沉的“怒吼声”,好像在告诉人们“爬这样的山坡确实不容易啊”。
英雄纪念碑位于山上,远远看上去碑身直插云宵,山下的牌坊上写着“英烈倚云台千秋共仰、雄魂标史册万古长青”,表达后人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我们拾级而上,山坡比较陡、台阶也比较多,有些身体不太健壮的同志在途中还休息了好几次才勉强上来,等所有的同志好不容易爬上来,稍作休息就举行了简单而庄重的仪式,人人心中充满了感恩之情,感恩烈士们为了今天的和平作出的奋斗,为了今天美好的生活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山中有一面墙,名为“英雄墙”,墙上列出了英烈们的大名,同时还镌刻了一段祭文:
“悠悠梅山,晫晫安化,雄才辈出,英姿勃发。殊勋异绩,彪炳浩浩之青史,碧血丹心,尽染威威之华夏。
“家国仇,民族恨。援朝抗美,击越驱印。救灾抢险,解危济困。虽万难而抱坚贞,终九厄而无怨愤。一腔热血,书煜煜之青春,满腹豪情,盈朗朗之九城。
“青山有幸英烈长眠。万民凭吊,景仰先贤。资水滔滔,彰梅山之气节,云烟绕绕,祭安化之忠魂。
“伟哉!安化英烈,与天不老,共日月长在!
“壮哉!安化英烈,同地齐寿,偕江河永恒!”
原路返回到马路镇,这里被誉为“益阳市茶叶第一镇”,镇上大多数人都在从事与黑茶有关的工作,一路走来,可以看到很多茶叶店、黑茶体验馆,行走在其中,就是在黑茶的世界里,各种各样的,让我这个傻傻的分不清的人也大致了解了一些常识:安化黑茶主要品种有“三尖”、“三砖”、“一卷”。三尖茶又称为湘尖茶,指天尖、贡尖、生尖;“三砖”指茯砖、黑砖和花砖;“一卷”是指花卷茶,现统称安化千两茶。
大巴车停在一个厂区内。这个厂只有20年历史,前后经历了三代人的打拼,他们是在当地政府号召大力发展黑茶产业时才开始的,现在在当地也是响当当的。龚老先生是第一代起家人,一名地道的农民,第二代是他的媳妇,以前是做小菜生意的,第三代是一名大学生。
这个厂在当地不算大厂,员工有120余人,年产值近4000万元。在厂区内还悬挂着去年搞20周年厂庆时的条幅,上书“坚守20年”“三代传承,同守一心”,展现了他们为了做好黑茶的决心。
它成立于2008年8月,是一家集生产、加工、销售、科研和茶文化开发于一体的民营独资企业。公司秉承“以信立业,以质取胜”的经营理念,传承创始人龚老先生淳朴的劳模精神,坚持建立以优质原料为立足保障的名优茶企。
做黑茶的车间在“弘艺楼”内,由于不准拍照,只能跟随大部队边听边看。
听他们讲这个厂在渠江(安化黑茶最先发源于渠江,称为“渠江薄片”)有近6000亩的茶园,可以为自己提供有机茶叶原料,基本实现了原料自足,这在当地也是不容易的。
现在工厂是处于休闲时期,茶园的工人在打理,为明年茶叶的生产和采摘做好茶树的养护工作,厂区内员工也不多,大部分员工都是附近的农民,他们回家处理自己的家务去了。
黑茶处理的工艺比较繁杂,不过还好,现在都是采用的现代机器作业,处理的效率比较高,听他们说一个小时可以处理一百斤新茶,比起人工操作快捷多了。不但可以节省人力,还可以严格地按照标准操作。
新茶是不太好喝的,因此,厂家为了保持茶品好的口感,一般会将成品放在厂房里好几年,据说要十年以上的茶叶才可以开喝。当然是越久越好,自然年份越久的价格就越高了。
成品的摆放也不是随意的,它们之间必须留出一定的缝隙,以便让空气流通,室内的温度应常年保持在20℃-30℃,相对湿度也要求在55%-70%之间,这样就可以为茶菌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
看来不管是生产黑茶,还是保管黑茶,都是一件要讲究科学的事情哟。
告别他们之后,来到安化东坪镇,也就是县政府所在地,直奔“中国黑茶博物馆”,它占地只有10来亩,高39米,主楼包括地下库房共10层,是我国首个也是唯一的黑茶专题博物馆。是中国黑茶之乡的标志,七个大字由李铁映题写,整个建筑采用的是传统的楼阁式风格,造型宏伟,工艺精湛。
中国黑茶博物馆设有基本陈列展览厅、专题陈列厅、临时展览厅、多功能演播厅、文物库房、贵宾接待室、文物摄影室、安全监控室、观众服务部等设施。主楼一至三楼为陈列展厅,面积约2100平方米。一楼以《神韵安化》为主题,展示安化山水风光;二楼以《黑茶飘香》为主题,展示安化黑茶历史文化;三楼以《岁月留痕》为主题,展示安化人文历史。四楼是集茶产品展示、茶艺表演为一体的休闲场所。另有两个临时展厅举办各类展览。
在他的对面是“晋丰厚”湖南老字号所在地,还有唯一一家国营黑茶公司:中茶公司,是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
过了安检,查看了健康码,走进馆内,迎面而来的是一支巨大的茶壶,它悬在天井的空中,壶嘴中的潺潺流水,就像滚烫的茶汤,好像是好客的安化人早就准备好了黑茶,在等着远方客人的到来。
第一个展厅内,一块巨大的石头上有段描述安化的文字,极简地说明了安化的地理位置、山水人文、历史渊源。解说员告诉我:这是一块冰碛岩。何为冰碛岩,简单地说就是在大石头中还有小石头的岩石。又称为冰碛砾泥岩,安化盛产之。
安化,地处湘中腹地,位于资水中游,山水形胜,风光旖旎。雪峰山千山竞秀,雄奇险峻,气象万千;资江水蜿蜒东去,山川萦回,溪谷纵横;雪峰湖山中有湖,湖中有山;安化岩奇洞幽,鬼斧神工;安化林海茫茫,松涛阵阵……
山是安化的傲骨,造就了安化人的大气与豪放;水是安化的柔情,赋予了安化人的灵动与聪慧。安化,是梅山文化的发祥地。两万年前先民就在这里生息繁衍,经三苗拓荒,楚人经略,苗瑶耕耘,北宋以降,疆域甫定,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如银河星汉,闪耀着璀璨光芒。
安化梯田宛如天上瑶池,人间仙境。安化茶乡古镇车水马龙,茶香四溢;安化茶马古道,斜阳古树,幽谷清风,见证了马背上的奇珍,谱写了安化茶业的辉煌;安化风雨廊桥天工巧夺,是镶嵌在溪谷之上的明珠,是安化永恒的符号……
安化独特的地理环境铸造了安化人勤劳质朴、开拓创新的精神;神秘的梅山文化赋予了安化人敢做敢当、崇文尚武的秉性。明清以来,人文蔚起。孔圣庙殿宇巍峨,培英堂画栋雕梁;印心石屋犹在,黄氏书迹留香。民国以来,革命风起云涌,实业救国兴邦,学子蒸蒸日上,体育四海名扬……
安化,安化,归安德化!安于斯,化于斯!让我们坚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入推进“3+2”发展战略,致力绿色崛起,为全面建成绿色安化、生态安化、小康安化而努力奋斗!
说来运气还不错,看到了故宫千两花卷茶,通高27.5厘米,直径17厘米,是清朝末期进入皇宫的贡茶,此茶为长花卷茶中的一段,前人曾在其附纸条注明“茶字55号树形普洱两块每块重十斤”,后来经研究发现此物为安化紧压黑茶,外表形似树干,非常紧凑。据说过段时间,此茶在年内就被送回故宫哟。
安化黑茶是中国黑茶的始祖,兴于汉唐,历史可追溯到2300多年前的汉代,在唐代(856年)的史料中记载为“渠江薄片”,曾列为朝廷贡品。延于五代及宋,“四保”贡于明朝。明嘉靖三年(1524年)就正式创制出了安化黑茶。至16世纪末期,安化黑茶已位居中国领先地位,万历年间被定为官茶,在博物馆中还再现了皇帝颁发圣旨的情景。
博物馆内还有很多茶制工艺品,“工艺茶狮”是采用优质黑毛茶精工压制而成,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是用茶叶压制而成的大型屏风,上书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这是清乾隆时期的铜茶钟,铸造于乾隆二十八年(1736年),原存放在安化黄沙坪关帝庙中。当年为祈祷风雨和顺,国泰民安,晋陕茶商集资铸造了千斤铜茶钟,上书“大清国山陕两省众商人等捐资善铸洪钟一口重千余斤,于湖南省长沙府安化县十三都桥口关帝庙永远供奉”,此钟保存至今已有两百多年了,见证了山西陕西商人在安化制茶茶的历史。顺便说一句博物馆河对面的“晋丰厚”老字号就是这些人创立起来的。
安化千两茶制作工艺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揉捻是黑毛茶制作工序之一,最开始是人工,用手工,费时费力费劲。1932年,“机制茶之父”冯绍裘亲自设计了木制水动揉捻机,由水轮、底座、茶桶、压盖及传动装置等部件组成,实现了机械揉捻的历史性突破,充分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历史悠久的安化有很多名人,数陶澍和黄自元最有名。
这是陶澍在印心石屋中。印心石屋是道光赐予陶澍的。
这是黄自元在教侄儿写字的情景。
这是世界茶王,有四万两重哟,净重 1559 公斤,是获吉尼斯认证的世界茶王。
离开黑茶博物馆后,我们又来到中国黑茶展示中心。
以下是天下茶王的展示厅,可以看出现在的黑茶已经走上智慧的道路了。
参观完展示厅,大家都不想离开,找一茶馆,煮一杯黑茶,茶香四溢中,仿佛又听到哒哒的马蹄声。
时光轮回,安化作为昔日茶马古道重要的起点之一,在新一轮经济浪潮下,必将会迎来黑茶的复兴盛世。
本文由荆江豚原创,希望对您有帮助,方便时留言评论点赞关注,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