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 茶具 > 汝窑茶具 >图说中国茶具发展史

图说中国茶具发展史

发布时间:2022/04/11 作者:admin 阅读( 66)

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茶具”一词最早在汉代已出现。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词在唐诗里初处可见,诸如唐诗人陆龟蒙《零陵总记》说:“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褚家林亭诗》有“萧疏桂影移茶具”之语,宋、元、明几个朝代,“茶具”一词在各种书籍中都可以看到,如《宋史·礼志》载:“皇帝御紫哀殿,六参官起居北使……是日赐茶器名果”宋代皇帝将“茶器”作为赐品,可见宋代“茶具”十分名贵,北宋画家文同有“惟携茶具赏幽绝”的诗句。南宋诗人翁卷写有“一轴黄庭看不厌,诗囊茶器每随身。”的名句,元画家王冕《吹萧出峡图诗》有“酒壶茶具船上头。”明初号称“吴中四杰”的画家徐责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对饮时,他趁兴写道:“茶器晚犹设,歌壶醒不敲。”不难看出,无论是唐宋诗人,还是元明画家,他们笔下经常可以读到“茶具”诗句。说明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茶具按其狭义的范围是指茶杯、茶壶、茶碗、茶盏、茶碟、茶盘等饮茶用具。我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除实用价值外,也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因而驰名中外,为历代茶爱好者青睐。由于制作材料和产地不同而分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和竹木茶具等几大类。 




一、茶具的来源




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事实上现代茶具的种类是屈指可数的。但是古代“茶具”的概念似乎指更大的范围。按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茶人”指采茶者,如《茶经》说:“茶人负以(茶具)采茶也。”




“茶具”一词最早在汉代已出现。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




“茶籯”是箱笼一类器具。唐陆龟蒙写有一首《茶籯诗》“金刀劈翠筠,织似波纹斜。”可知“茶籯”是一种竹制、编织有斜纹的茶具,“茶舍”多指茶人居住的小茅屋,唐皮日休《茶舍诗》日“阳崖忱自屋,几日嬉嬉活,棚上汲红泉,焙前煎柴蕨,乃翁研茶后,中妇拍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满山月。”诗词描写出茶舍人家焙茶、研(碾)茶、煎茶、拍茶辛劳的制茶过程。




古人煮茶要用火炉(即炭炉),唐以来煮茶的炉通称“茶灶”,《唐书·陆龟蒙传》说他居住松江甫里,不喜与流俗交往,虽造门也不肯见,不乘马,不坐船,整天只是“设蓬席斋。束书茶灶。”往来于江湖,自称“散人”,宋南渡后誉为“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压波堂赋》有“笔床茶灶,瓦盆藤尊”之句。唐诗人陈陶《题紫竹诗》写道:“幽香入茶灶,静翠直棋局。”可见,唐宋文人墨客无论是读书,还是下棋,都与“茶灶”相傍,又见茶灶与笔床、瓦盆并例,说明至唐代开始,“茶灶”就是日常必备之物了。




古时把烘茶叶的器具叫“茶焙”。据《宋史·地理志》提到“建安有北苑茶焙。”是有名的,又依《茶录》记载说,茶焙是一种竹编,外包裹箬叶(箬竹的叶子),因箬叶有收火的作用,可以避免把茶叶烘黄,茶放在茶焙上,要求温度小火烘制,就不会损坏茶色和茶香了。




除了上述例举的茶具之外。在各种古籍中还可以见到的茶具有:茶鼎、茶瓯、茶磨、茶碾、茶臼、茶柜、茶榨、茶槽、茶宪、茶笼、茶筐、茶板、茶挟、茶罗、茶囊、茶瓢、茶匙……等。究竟有多少种茶具呢?据《云溪友议》说:“陆羽造茶具二十四事。”如果按照唐代文学家《茶具十咏》和《云溪友议》之言,古代茶具至少有24种。这段史料所言的“茶具”概念与今是有很大不同的。




二、中世纪后期煮茶茶具的改进 




古人饮茶之前,先要将茶叶放在火炉上煎煮。在唐代以前的饮茶方法,是先将茶叶碾成细末,加上油膏、米粉等,制成茶团或茶饼,饮时捣碎,放上调料煎煮。煎煮茶叶起于何时,唐代以来诸家就有过争论。如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说:“于茶之见前史,盖自魏晋以来有之。”后人看到魏时的《收勘书图》中有“煎茶者”。所以认为煎茶始于魏晋。据《南窗记谈》“饮茶始于梁天监(公元502年)中事。”而据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之语,说明煎煮茶叶需要一套器具。可见西汉已有烹茶茶具。时至唐代,随着饮茶文化的蓬勃发展,蒸焙、煎煮等技术更是成熟起来。据《画谩录》记载:“贞元(公元785)中,常衮为建州刺史,始蒸焙而研之,谓研膏茶,其后稍为饼样,故谓之一串。”茶饼、茶串必须要用煮茶茶具煎煮后才能饮用。这样无疑促进茶具的改革,而进入一个新型茶具的时代。




从中世纪后期来看,宋、元、明三代,煮茶器具是使用一种铜制的“茶罏”。据《长物志》记载:宋元以来,煮茶器具叫“茶罏”,亦称“风罏”。陆游《过憎庵诗》日:“茶罏烟起知高兴,棋子声疏识苦心。”依此说,宋陆游年间就有“茶罏”一名,元代著名的茶罏有“姜铸茶罏”,《遵生八笺》说:“元时,杭城有姜娘子和平江的王吉二家铸法,名擅当时。”这二家铸法主要精干罏面的拔蜡,使之光滑美观,又在茶罏上有细巧如锦的花纹。“制法仿古,式样可观,”还说“炼铜亦净……或作。”实指镀金。由此可见,元代茶罏非常精制,时至明朝,社会也普通使用“铜茶罏”,而特点是在做工上讲究雕刻技艺。其中有一种饕餮铜罏在明代最为华贵。“饕餮”是古代一种恶兽名,一般在古代钟鼎彝器上多见到这种琢刻的兽形。是一种讲究的琢刻装饰。由此见到,明代茶罏多重在仿古,雕刻技艺十分突出。




我国中世纪后期,除了煮茶用茶罏,还有专门煮水用的“汤瓶”。当时俗称“茶吹”,或“铫子”,又有“镣子”之名。最早我国古人多用鼎和镬煮水。《淮南子·说山训》载:“尝一脔肉,知一镬之味”高诱注:“有足日鼎,无足日镬”。(明清时期,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把“镬”叫锅。)从史料记载来看,到中世纪后期,用鼎、镬煮水的古老方法才逐渐被“汤瓶”取而代之。




过去一些作家认为,我国约在元代出现“泡茶”(即“点茶”)方法,因此元代煮水器具为之一变(指改制用汤瓶)。但据笔者所收集的史料来看,煮水用瓶在南宋就存在了。这里顺便摘引两条史料为据。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有记载说:“茶经以鱼目、涌泉、连珠为煮水之节,然近世(指南宋)沦茶,鲜以鼎镬,用瓶煮水,难以候视,则当以声辨一沸、二沸、三沸”。依罗大经之意,过去(南宋以前)用上口开放的鼎、镬煮水,便于观察水沸的程度,而改用瓶煮水,因瓶口小,难以观察到瓶中水沸的情况,只好靠听水声来判断水沸程度,《鹤林玉露》又说:“陆氏(陆羽)之法,以末(指碾碎的茶末)就茶,故以第二沸为合量下末。”陆羽是唐朝人,是《茶经》的作者,被认为是我国唐代茶文化兴起的奠基人。这样一个茶家煮水都使用“镬”,足可说明唐代还未曾使用“汤瓶”。又据宋代文学家苏轼在《煎茶歌》中谈到煮水说“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苏轼的这段诗词可以作为宋以来煮水用“汤瓶”的又一很好的例证。




明朝,沦茶煮水使用“汤瓶”更是普遍之事,而且汤瓶的样式品种也多起来。从金属种类分,有锡瓶、铅瓶、铜瓶等。当时茶瓶的形状多是竹筒形。《长物志》的作者文震亨说,这种竹筒状汤瓶好处在于“既不漏火,又便于点注(泡茶)”。可见汤瓶既煮水又可用于泡茶两种功用。明代同时也开始用瓷茶瓶,可是因为“瓷瓶煮水,虽不夺汤气,然不适用,亦不雅观。”所以实际上,明代日常生活中是不用瓷茶瓶的。明朝“茶瓶”中还有奇形怪状的作品。见《颂古联珠通集》“一口吸尽江南水,庞老不曾明自己,烂碎如泥瞻似天,巩县茶瓶三只嘴。”明朝竟有三只嘴的茶瓶,稀奇到了脱离生活实际的地步。无疑,这种怪异茶瓶只能作为收藏装饰物,仅此而已。




■ 南北朝青釉刻莲花纹托瓷盏


■ 萧翼赚兰亭图 [唐] 阎立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南宋摹本;辽宁省博物馆收藏北宋摹本




画面有5位人物,中间坐着一位和尚即辨才,对面为萧翼,左下有二人煮茶。画面上,萧翼和辨才和尚神态维妙维肖。画面左下有一老仆人蹲在风炉旁,炉上置一锅,锅中水已煮沸,茶末刚刚放入,老仆人手持“茶夹子”欲搅动“茶汤”,另一旁,有一童子弯腰,手持茶托盘,小心翼翼地准备“分茶”。矮几上,放置着其它茶碗、茶罐等用具。这幅画记载了古代僧人以茶待客的史实,再现了唐代烹茶、饮茶所用的茶器茶具,以及烹茶方法和过程。






■ 调琴啜茗图卷 (听琴图) [唐] 周昉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画中描绘五个女性,其中三个系贵族妇女。一女坐在盘石上,正在调琴,左立一侍女,手托木盘,另一女坐在圆凳上,背向外,注视着琴音,作欲饮之态。又一女坐在椅子上,袖手听琴,另一侍女捧茶碗立于右边。




■ 晚唐《唐人宫乐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轴,绢本,设色画。纵:48.7公分,横:69.5公分。


本图描写後宫嫔妃十人,围坐於一张巨型的方桌四周,有的品茗,也有的在行酒令。中央四人,则负责吹乐助兴。所持用的乐器,自右而左,分别为筚篥、琵琶、古筝与笙。旁立的二名侍女中,还有一人轻敲牙板,为她们打著节拍。从每个人脸上陶醉的表情来推想,席间的乐声理应十分优美,因为连蜷卧在桌底下的小狗,都未被惊扰到!


这件作品并没有画家的款印,原本的签题标为「元人宫乐图」。仔细观察画中人物的发式,有的发髻梳向一侧,是为「坠马髻」,有的把发髻向两边梳开,在耳朵旁束成球形的「垂髻」,有的则头戴「花冠」,凡此,都符合唐代女性的装束。另外,绷竹席的长方案、腰子状的月牙几子、饮酒用的羽觞,还有琵琶横持,并以手持拨子的方式来弹奏等,亦在在与晚唐的时尚相侔。所以,现在画名已改定成「唐人宫乐图」。


■ 岳州窑青釉褐彩“荼埦”高4厘米 口径12.4厘米 底径4.2厘米




■ 长沙窑“张家荼坊”铭茶壶




■ 1987年,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了13件瓷器,其形状规整,造型精美 ,晶莹凝润。釉色有湖绿、青绿、青灰、青黄和淡黄,其中两件为银棱金银平脱鸟纹瓷碗。另有碗5件,盘4件,碟2件。这批瓷器,地宫《物帐碑》记载了一笔:“茶槽子、碾子、茶罗子、匙子一副七事,共八十两。”七事指茶碾子、茶轴、罗身、抽斗、茶罗子盖、银则、长柄勺等。除七事外,僖宗还供有三足架摩羯纹银盐台、笼子两枚,还有茶碗、茶托等。




■ 五代定窑白釉瓷茶臼


臼是最早的研茶具


这件茶臼是与前文瓷风炉、瓷鍑同时出土于河北唐县,也是一件随葬的明器。宋代诗人苏轼(1037—1101年)在一首题为《次韵董夷仲茶磨》七言律诗中写道:“寝穹厥味臼始用,后计其初碾始出”,“计尽功猛至于磨”。东坡居士对研茶工具的发展,排了个历史次序:臼是最早的,次是碾,再次是磨。但在陆羽《茶经》中只有碾,并无臼和磨。而唐代诗人柳宗元和袁高,在他们的诗作中都有写茶臼的诗句。柳在一首题为《夏夜偶作》的诗中有句:“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袁高的《茶山诗》中写有“选纳无昼夜,捣声昏继晨。”可见山中人还是用臼研茶的。


到了北宋年间,茶臼起码已经有了瓷、木、铜三种材质了。但这些茶臼是什么样式,惟一能作出答案的只有这件定窑白釉瓷茶臼。


《茶经》讲到的煮茶法,是先将采来的茶叶,用热气炙干,然后趁热捣碎,务必做到“叶烂而芽笋存”。接着“假以力者”做成茶饼,并“承热用纸囊包裹,保证“精华之气”不致外散。等到饮用时,再将茶饼打碎,投入臼内研细后,就可以拿去煮茶。唐县出土的定窑瓷风炉、瓷鍑和瓷臼都是供给这样的煎茶法使用的茶具。








■ 琉璃茶碗拓子






■ 唐.青釉莲花纹茶盏及茶托,高13厘米,盏高8.9厘米,苏州市博物馆。




■ 越窑海棠式杯,唐,口径13.2-8.2cm,足径5.8cm,高6.6cm




■ 晚唐定窑白釉唇口玉壁底碗




■ 青釉花口高足杯,唐,口径8.5cm,足径4.5cm,高4.5cm


■ 巩义窑白釉弦纹匜,唐,高8.5cm,口径19.3cm




■ 邢窑白釉碗,唐,高7cm,口径8.1cm,足径3.8cm


■ 五代 白釉凤炉、茶鍑 规格:高15.6cm 风炉即古代煮茶所用的炭炉,功用有点像从前冬天使用的火锅(南方又称暖锅),但风炉煮的是茶,火锅烧的是下饭喝的汤。


■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五代] 顾闳中
绘画充分表现了当时贵族们的夜生活重要内容──品茶听琴。画中几上茶壶、茶碗和茶点散放宾客面前,主人坐榻上,宾客有坐有站。左边有一妇人弹琴,宾客们一边饮茶一边听曲。


■《卓歇图》卷,五代,胡瓌作(传),绢本,设色,纵33cm,横256cm


该图旧传为五代契丹画家胡瓌作。据画中大多数人物髡顶、脑后垂双辫的发式和方顶黑巾等特点,当属金代女真人的风俗,故极可能出自金代汉族画家的手笔。








■ 文会图 [北宋] 赵佶,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赵佶,即宋徽宗皇帝,1101年即位,在朝29年,轻政重文,一生爱茶,嗜茶成癖,常在宫廷以茶宴请群臣、文人,有时兴至还亲自动手烹茗、斗茶取乐。亲自著有茶书《大观茶论》,致使宋人上下品茶盛行。此画描绘了文人会集的盛大场面。在一个豪华庭院中,设一巨榻,榻上有各种丰盛的菜肴、果品、杯盏等,九文士围坐其旁,神志各异,潇洒自如,或评论,或举杯,或凝坐,侍者们有的端捧杯盘,往来其间,有的在炭火桌边忙于温酒、备茶,其场面气氛盛大热烈。


■ 南宋刘松年《茗园赌市图》。图中的茶贩有注水点茶的,有提壶的,有举杯品茶的,这是宋代街头茶市的真实写照。


■ 宋 天青釉盏托盘 口径16.8CM英国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藏


■ 宋代 汝瓷青釉盏与盏托


■ 哥窑八方碗,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这里所说的哥窑是指传世的哥窑瓷。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


■ 钧窑月白釉紫斑莲花式碗




■ 耀州窑青釉盏托


■ 耀州窑青釉六出花瓣瓷碗


■ 耀州窑青釉刻花瓷汤瓶


■ 定窑白釉盏托,宋,高6.5cm,口径8.6cm,足径8.2cm




■ 北宋 青白釉盏托


规格:高 14.6cm 瓷都江西景德镇设窑烧瓷始于汉代,至唐、五代时,在东郊胜梅亭(杨梅亭)、石虎湾(白虎湾)、黄泥头一带生产青瓷、白瓷;宋代在湖田、湘湖烧制青白瓷和少量白瓷。


青白釉瓷器由于含钙量高,在1300℃高温下烧制时,釉流动性大,遇有花纹等凹凸处便聚积较厚,这样,使整器釉面厚薄不一,薄处显白,厚处略深,总体效果浓淡相间,莹润似玉,十分优雅。以此制作茶具,无论杯、碗、盏托,都有一种淡雅的韵致。 盏托又称茶船、茶托(茶拓),是承托茶盏以防烫手的用具。据《唐语林》记载,此物始于“建中(唐德宗年号)蜀相崔宁之女,以茶杯无衬,病其熨手”,而用蜡来固定杯子。后人乃将茶托中部做成环状,即成盏托。事实上,盏托在东晋时已出现,宋、辽时样式繁多,托口显著增高。


■ 撵茶图 [南宋] 刘松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该画为工笔白描,描绘了宋代从磨茶到烹点的具体过程、用具和点茶场面。左前方一仆设坐在矮几上,正在转动碾磨磨茶,桌上有茶罗(筛茶)、茶盒(贮茶)等。另一人伫立桌边,提着汤瓶点茶(泡茶),他左手边是煮水的炉、壶和茶巾,右手边是贮水瓮,桌上是茶筅、茶盏和盏托。一切显得十分安静整洁,专注有序。画面右侧有三人,一僧伏案执笔作书,传说此僧就是书圣”怀素。一人相对而坐,似在观赏,另一人坐其旁,正展卷欣赏。充分展示了贵族讲究品茶的生动场面,是宋代茶叶品饮的真实写照。


■ 卢仝烹茶图 [南宋] 刘松年 绢本着色


该画生动地描绘了南宋时的烹茶情景。  


画面上松槐交错,环境清幽。卢仝拥书而坐,赤脚女婢治茶具,长须肩壶汲泉。


■ 黑釉盏,宋,高7.5cm,口18cm,底径5cm


■ 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三凤纹碗,高6.8cm,口径16.4cm,足径4.9cm


■ 吉州窑剪纸贴花小碗,宋,高5.3cm,口径10.5cm,足径3.5cm


■ 建阳窑黑釉兔毫盏,宋,高9.6cm,口径16.2cm,足径4.9cm


■ 建窑黑釉兔毫盏,宋,高6cm,口径12cm,足径4cm


■ 日本大阪东洋美术馆所藏宋建窑油滴盏照片,此盏在日本被定为“国宝”,全日本仅存两件,中国竟无存.


■ 张文藻墓壁画--童嬉图 [辽] 作者不详  
纵170厘米,横145厘米,1993年,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下八里村7号辽墓出土。右边有四个人物,四人中间放茶碾一只,船形碾槽中有一锅轴。旁边有一黑皮朱里圆形漆盘,盘内置曲柄锯子、毛刷和绿色茶碾。盘的上方置茶炉,炉上坐一执壶。画中间桌上放些茶碗、贮茶瓶等物,画左侧有四童躲在柜后嬉乐探望。壁画反映了辽代的烹茶用具和方式,细致真实。


■ 韩师训墓壁画--妇人饮茶听曲图 [辽]
作者不详。河北宣化下八里韩师训墓出土。壁画右侧一女人正端杯饮茶,桌上还有几盘茶点,左侧有人弹琴。



■ 张世古墓壁画(局部)--将进茶图 [辽]


作者不详。河北宣化下八里张世古墓出土。壁画中间一女人手捧茶托和茶盏,似准备奉茶至主人。桌上有大碗、茶碗和茶托,桌前炉火正旺正在煮水。


■ 张世古墓壁画(局部)--瀹茶敬茶图 [辽]
作者不详。河北宣化下八里张世古墓出土。壁画中桌子上放着大碗、茶碗,一人正在将茶汤从壶中注入另一人端着的茶碗中。


■ 河北宣化辽张世卿墓壁画中有一幅备经图,经书及有关物品是家中常备物品。




■ 茶道图
敖汉旗羊山1号辽墓、下湾子5号墓发现若干个不同场面的茶道图。如羊山1号的西南壁茶道图中5个契丹长男子围着一个高桌,有的在捧食,有的在端盏。桌上摆有罐、盘、碗,内盛果品。桌前有一髡发男童正鼾睡。桌旁三足炭火盆内,有两个瓜棱执壶。头扎双髻的女童在煮茶汤。


■ 张恭诱墓壁画(局部)--煮汤图 [辽]
作者不详。河北宣化下八里张恭诱墓出土。壁画中一童正执扇煮水,炉火正红,一男子端茶盘,盘中有茶二盏,桌上放着茶托、茶盏。


■ 下八里村6号墓壁画--茶作坊图 [辽]
作者不详。1993年,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下八里村6号辽墓出土。壁画中一人碾茶,一人煮水,一人点茶,反映了当时的煮茶情景。




■ 下八里村1号墓壁画--点茶图 [辽]
作者不详。河北宣化下八里1号墓出土。壁画描绘了两人配合正在点茶的情景。


■ 斗茶图 [元] 赵孟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画面上四茶贩在树荫下斗茶。人人身边备有茶炉、茶壶、茶碗和茶盏等饮茶用具,随时随地可烹茶比试。左前一人手持茶杯、一手提茶桶,意态自若,其身后一人手持一杯,一手提壶。作将壶中茶水倾入杯中之态,另两人站立在一旁注视。斗茶者把自制的茶叶拿出来比试,展现了宋代民间茶叶买卖和斗茶的情景。


■ 元冯道真墓画奉茶图


■ 惠山茶会图 [明] 文征明
纵21.9厘米,横6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画面描绘了正德十三年(1518年),清明时节,文征明同书画好友蔡羽、汤珍、王守、王宠等游览无锡惠山,饮茶赋诗的情景。半山碧松之阳有两人对说,一少年沿山路而下,茅亭中两人围井阑会就,支茶灶于几旁,一童子在煮茶。画前引首处有蔡羽书的“惠山茶会序”,后纸有蔡明、汤珍、王宠各书记游诗。诗画相应,抒性达意。


■ 品茶图 [明] 文征明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画中茅屋正室,内置矮桌,文征明、陆子傅对坐,桌上只有清茶一壶二杯。侧尾有泥炉砂壶,童子专心候火煮水。根据书题七绝诗,末识:“嘉靖辛卯,山中茶事方盛,陆子傅对访,遂汲泉煮而品之,真一段佳话也。”




■ 玉川煮茶图 [明] 丁云鹏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图中描述了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意。画中卢仝坐蕉林修篁下,手执团扇,目视茶炉,正聚精会神候火煮汤,图下一长须仆捡壶而行,似是汲泉去,左边一赤脚婢,双手捧果盘而来。画面描绘了煮泉品茗的情景。


■ 山窗清供图 [清] 薛怀


此画以线描绘出大小茶壶和盖碗各一,明暗表现的十分好。画上自题五代诗人胡峤诗句:“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候。”另有当时诗人、书家朱显渚题六言诗一首:“洛下备罗案上,松陵兼到经中,总待新泉活水,相从栩栩清风。”茶具入画,反映了清代人对茶具的重视。


■ 明玉盌盌,古时为碗的异体字。玉盌系1956年发掘出土的明神宗朱翊钧(公元1573年-1620年)墓中3000多件随葬品之一,距今已有370余年的历史,为皇帝用的饮茶器具。现珍藏于北京定陵博物馆。


这件器物,金玉合制,由碗、盖和托盘组成。碗用玉琢成,青白色,与普通碗相仿,圆形,有圈足。通高15.0厘米。胎薄明润,光素无纹。盖为金制,高85厘米,錾刻而成。盖身镂空錾镂有三排波涛中神游的蛟龙,活灵活现,深蕴动态美。盖口与碗口正好相吻,使之连成一体。盖顶巧饰一莲花形纽,使之更富生态。


■ 僧帽壶,通高9.3厘米,横宽9.4厘米。壶身的上部,口沿长有五瓣莲花,壶盖呈正五边形,边缘隐现在花瓣之中。盖钮为佛球状,犹如僧帽之顶。壶颈不长,紧接花瓣,好比是帽沿,如此造型,活像一顶僧帽,僧帽壶之名,也由此而得。


明代万历后期,宜兴紫砂茶具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供春的学生时大彬。时大彬做壶要求很高,稍不合意,即打碎重做,不留于世。现藏于香港茶具文物馆的僧帽壶,就是时大彬的杰作之一。这件僧帽壶,通高9.3厘米,横宽9.4厘米。壶身的上部,口沿长有五瓣莲花,壶盖呈正五边形,边缘隐现在花瓣之中。盖钮为佛球状,犹如僧帽之顶。壶颈不长,紧接花瓣,好比是帽沿,如此造型,活像一顶僧帽,僧帽壶之名,也由此而得。僧帽壶的壶底为正五边形,再加上壶的嘴和柄的造型也非常奇特,整体给人以刚健挺拔,神韵自若之感,因而为世人称绝。


■ 明惠孟臣朱泥梨壶   


这件惠孟臣梨壶,以朱泥为原料,在造型上匠心独具,制作上精工极巧,大有独领风骚之感,堪称古代紫砂壶中的珍品之作。这件朱泥梨壶,高9.0厘米,横宽10.0厘米,为朱泥小把壶。壶身、壶盖相连,形似一只果。壶钮是个小圆珠,壶嘴斜直,柄呈耳形,壶底落"知君于此景,孟臣"铭款。通体朱色,使人有格调高雅,线面明快,轮廓清晰,神韵清爽之感。作者惠孟臣(约公元1598-1684年),明末清初江苏宜兴人。制壶以朱紫者多,白泥者少;小壶多,中壶少,大壶罕见。时人评惠氏制壶"大者浑朴,小者精妙。"由此可见,孟臣朱泥梨形壶的珍贵了。


■ 清彭年制曼生铭半瓢壶   


这件紫砂陶作品是清代江苏宜兴,制壶名家杨彭年与金石学家、与宜兴相邻的溧阳县知县陈曼生合作的作品。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这件作品,通高为72厘米,口径58厘米,腹径10.0厘米。整体平滑光亮,腹底大,呈半瓢状。盖及盖钮与腹呈相似弧形。嘴短而直,近嘴处稍曲向上。柄向外回转呈倒耳状,此壶典雅古朴,造型朴掘,制作精工,与珍藏于南京博物馆的清曼生紫砂壶相比,其造型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之间只是在壶的圆嘴长短、曲直和壶的耳柄顺倒,稍有不同罢了,其它部分基本一致。另外,在壶身一侧有陈曼生用刀刻的铭文:"曼生督造茗壶弟四千六百十四,为泉清玩"字样。另外,壶底有"阿曼陀室"铭款,柄梢下有"彭年"小印一方,这


是曼生壶的重要识别标志。


■ 曼生制壶


曼生十八式西冷八家之一的陈曼生,清嘉道年间,曾致力推进紫砂壶艺,传说他手绘十八种壶式,请紫砂陶工杨彭年、邵二泉等为之制作。然後再由陈曼生及其幕客江听香、高爽泉、郭频迎、查梅史等人撰铭奏刀雕刻於壶上,在紫砂壶艺中溶入文学、书法、篆刻等艺术要素,形成一种独特的文人壶风格。对於传说中的『曼生壶十八式』多年来一直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特别是一些曼生壶迷更想知道这十八式是些什么式样及名称。成书於一九三七年的《阳羡砂壶图考》上卷『雅流篇』中,对陈曼生题铭的八件传器分别作了介绍,其中较明确的壶名有『台笠壶』、『合欢壶』 、『匏壶』 、『井栏壶』、『方山壶』、『石兆壶』等六件。 此外还列举了陈曼生切定茗壶并贴切壶形的二十二条铭文,除第十六条下无壶名外,其余二十一条均有壶名,其中有四件与前面的八件传器中的四件壶名相同,这样《砂壶图考》就为人们提供了二十六件不同的曼生壶壶形了。


■ 清乾隆款菊瓣朱漆盖碗




■ 清乾隆景德镇窑豆青釉蜂蝶纹瓜式茶壶




为了促进“茶器具”这一特殊工艺领域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提升全民生活品位和审美素养,促进我国当代茶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领衔,组织权威专家、学者共同编纂出版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茶器具”大型工具书《中华茶器具通鉴》,并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岀版。


","content_hash":"04de5794

点击排行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