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2 作者:admin 阅读( 73)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很多茶友表示过,他们平时在买茶具时,只想泡茶喝茶,根本不想听故事。
诸如,要选某某窑、某某大师烧出来的瓷器,才能显得懂行;
泡茶不用上好几千的紫砂壶就显得没格调;
名字能列上一大堆的各式壶型,家里至少要备上三五把……
这种绑架式的消费,着实令人反感。
之前和一位西安茶友聊过,他从来不觉得便宜的白瓷、玻璃杯等茶具上不了台面。
喝茶这件事,如人饮水, 冷暖自知。
用什么茶具泡茶,能够做到好用与实用,只有自己试过才知道。
否则,再好的宣传包装也只是空谈!
很多人觉得,泡功夫茶时,茶具准备总是很繁琐。
尤其新茶友买刚开始买茶具时,随意走到茶城一逛,看什么都是新鲜的。
沉甸甸的日式铸铁壶、花纹各异的建盏、能养开片的汝瓷、各种青花、满花、柴烧盖碗……
乱花渐欲迷人眼,完全看懵了,不知该如何选择。
担心自己乱买一通下来,摆在家里也是闲置,不实用。
这时,该如何是好?
从村姑陈的喝茶感受看,基础的泡茶流程。大致可分为烧水、温杯、投茶、注水、出汤、饮用。
泡功夫茶时,从提壶注水到快速出汤,这4个茶具选购经验值得借鉴。
《2》
适合泡功夫茶的烧水壶,该怎么选?
按造型看,烧水壶有短嘴、长嘴这两大选项。
短嘴的烧水壶,在市面上更常见。
壶嘴短且宽的烧水壶,一次性倒出的水流量巨大。
它更适合容量大的、常规的喝水杯子、马克杯、玻璃杯、保温杯等。
否则,直接提起壶嘴烧水壶,往110毫升的盖碗内注水。
往下倒水时,出水量很不好掌控。
忽地一下,就会导致整个盖碗水漫金山,注水过量过满,一时间压根无法及时合盖出汤。
跟泡挂耳咖啡道理一样,若是用短嘴壶小心翼翼地控制水量,小半天下来,半边胳膊就已经累得又酸又痛。
相比下,长嘴壶/鹤嘴壶的嘴巴小,出水量更可控,更适合功夫茶的冲泡。
提壶环壁打圈注水时,用起来更顺手。
按材质看,比起铁壶、铜壶、银壶、玻璃壶等,不锈钢烧水壶才是最普及、最广泛、最实用的。
食品级的不锈钢壶,比起易生锈的铁壶、铜壶等,日常保养更方便。
另外,又不会像玻璃壶那样易碎。
最关键在连接电源后,摁下加热,没一会就能烧沸一壶水,方便快捷实用。
按功能看,适合泡茶的烧水壶,离不开智能的温度控制。
泡茶时,水温变化对茶味呈现有着直接影响。
沸水泡茶,更能激发好茶的香气滋味。
换成温水冲泡后,泡出来的茶香会变淡,茶味也不似原来那样醇厚饱满。
为实现泡茶过程中,沸水的不间断供应,选带有保温功能的烧水壶会更省心。
如果,自家的烧水壶,没有保温、恒温、温度提醒等功能。
那么泡过两三冲茶后,要记得顺手摁下重新加热。
不然泡到后面,水温自然下降,泡出来的茶汤风味势必会被削弱。
《3》
如何能将茶叶,精准投入盖碗内?
投茶的细节过程,容易被忽略。
试想一下这样的场景。
在泡茶前,手握着茶叶罐靠近盖碗,直接抖落干茶。
此时,抖的力度难以掌控。
稍不留神,干茶一下子倒出太多,甚至直接洒出在桌面,场面很不好看。
另外,经过烫壶温杯后,此时的盖碗留有余热。
伴随着散热,水汽涌上来,容易被干茶吸附,导致罐内好茶受潮。
换成用手抓一把干茶投进盖碗,如果已经洗过手,且手上没有潮湿。
在自己独自喝茶时,按这样取茶,倒也无妨。
但是在招待客人喝茶时,为了方便观赏干茶,还是用茶则比较好。
用克秤称出所需茶叶用量后,放在茶则上。
将茶则放在客人面前,可供欣赏干茶。
正式冲泡时,轻轻将茶则内的干茶拨入盖碗中,泡茶动作看起来会更连贯优雅。
提到精准投茶,随手抓一把,误差太大。
得用上电子克秤,称重后再投茶。
精致小巧的电子克秤,在日常家庭生活里很实用。
因为做蛋糕烘焙时,各类材料的配比,少不了要称一称。
而在冲泡价格大几百、几千的好茶时,若是停留在“随手一抓”的阶段,那就太暴殄天物了。
投茶少了,泡出来的茶味偏淡,不够理想。
投茶太多,除了将茶味泡浓外,还会浪费好茶!
《4》
泡功夫茶时,如何顺畅利落倒出茶汤?
正如同,实力强大的绝世高手,如风清扬、扫地僧之类的,根本不屑于大喊“法力无边”的高调做派。
内力丰厚的好茶,也根本用不着闷泡坐杯,长时间让茶叶浸泡在热水里,闷上一会再倒出茶汤。
短短5秒、7秒,便已经足够泡出鲜香醇爽的茶味。
闷泡太久,茶味提前过量消耗,不仅会失去好茶的灵动风采,还会闷浓变重口,浪费好茶滋味。
冲泡好茶时,为实现干脆利落倒出茶汤,选对茶具很关键。
与直接用玻璃杯泡绿茶黄茶不同,泡功夫茶,茶具要具有茶水分离功能。
通常,以盖碗与各式茶壶常见。
在这里,村姑陈更推荐用盖碗。
因为,盖碗是分离式的,盖子可以自由活动。
除了方便揭盖闻香外,还能视不同的情况所需,调整出汤开口大小。
拿起盖碗后,只要稍微倾斜,盖碗内的茶水便能顺着开口,似飞瀑一般,直泻而下。
另一边,茶壶的壶嘴长短/宽窄,都是固定不变的。
即便壶嘴再宽,也比不上盖碗出汤的倾泻速度。
大多数时候,用紫砂壶、陶瓷壶、柴烧壶泡茶时,茶汤通过细窄的壶嘴,呈现细柱般缓缓而下,用时偏慢。
并且在狭窄的壶嘴内,还容易被泡开的茶叶堵塞,影响出汤顺畅性。
出汤速度慢,加上茶壶底部难以沥干。
决定了在快出水方面,茶壶的冲泡表现远不如盖碗。
泡好茶,为实现快出水泡茶,还是选盖碗为好!
《5》
盖碗太烫手,我用不惯怎么办?
对策是,先检查一下,你买到的盖碗是不是踩雷了。
比如,容量超大,达160毫升以上;
比如,碗沿窄,没有碗沿,碗身直溜溜的,难以抓稳;
比如,碗口直径过宽,而自己将大拇指与中指张开后,才能勉强够得着;
又比如……
但凡是中招一点两点,都会导致你的盖碗在用起来时,异常烫手。
在挑茶具时,为选中实用好用、不易烫手的盖碗,要多注意细节。
在材质上,白瓷为基础。
白瓷细腻,釉面光滑好清洗,不吸香。
且以瓷白为底色,更能衬托干茶与茶汤的颜色。
在容量上,110毫升为标准,不大不小,用起来更顺手。
不然,容量小,泡出来的茶汤不够分。
容量太大,又会因为用起来太重手,一时失手就打翻盖碗。
在器型上,倒钟器型为标准,碗沿宽窄要适中。
倒钟器型,也就是村姑陈平常提及的,大肚子盖碗。
碗口宽,不论干茶蓬松的秋寿眉,还是条索粗大的老丛水仙,一应能够完美兼容。
而适当的碗沿,能兼顾美观的同时,还能隔热防烫手。
一手拿起盖碗时,大拇指和中指抓在碗沿上,自然能避开烫手风险!
《6》
至道不繁,不为物累。
简简单单,返璞归真。
实用,才是新手选茶具的王道。
在家喝茶时,备上一套茶具,两个蒲团,以及自己喜欢的茶。
便能在一方泡茶小天地里,尽情施展。
深秋气寒,寒风阵阵。
感受到空气中的寒意,一天天日愈深重。
此时,便格外令人渴望一杯热茶的暖。
三两好友围坐,边泡茶,边叙旧。
简单实用的茶具,更能让人与茶相遇的美好时光里,锦上添花!
喝白茶、岩茶、红茶、绿茶时,如何为你的好茶,挑选适合的茶具?
买茶具不需要花里胡哨,实用为好,村姑陈私授五类基础款,请记好
担心茶桌上闹尴尬?这11种茶具不妨先认全,能让你提高喝茶的段位
泡茶的茶具怎么选?不只是盖碗、茶壶、玻璃杯,连茶盘也很有讲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