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08 作者:admin 阅读( 84)
在宋朝,“点茶”文化非常流行,将茶叶磨成粉末,再投入碗里,用于注水的壶是宋人独有的“汤瓶”,倒出来的水流极细,注水时犹如蜻蜓点水,甚是优雅。
在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点茶”出镜的频率极高。盛老太太为了让明兰学习宫中的基本礼仪,专门从宫中请来了孔嬷嬷,其中第一项就是教明兰点茶。
由于宋朝的茶叶以团茶、饼茶这样的紧压茶为主,所以宋人在喝茶前,都需要将茶碾成茶末,再进行冲点。碾茶的工具通常有茶磨、茶臼,而盛茶的茶具则是黑釉盏、带托盏等。这些制茶和喝茶的工具颇为讲究,碾茶用的茶臼和研杵通常为陶瓷的,碾末以后使用罗筛过滤一番,如果要将茶末从上釉刻花盖罐中取出来,就要使用造型各异的茶匙。
我国的饮茶文化在唐朝就有迹可循,唐朝人喜欢“煎茶”,将茶放在在一大口锅里煮,锅里烧开后投入茶碎,边煮边加入盐、葱、姜、橘皮、薄荷等调料搅拌,再用长勺舀出,分到各个碗里。
而宋人并不青睐这种喝法,他们更喜欢滋味纯正悠长的点茶。
饮茶的风尚也在这一时刻开始盛行,而饮茶时所用的茶盏等杯具也随之产生。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人们开始重视饮茶文化以后,对茶具也逐渐有了要求。
最初在东汉、三国时期,人们往往酒具和茶具混合使用,到了秦汉以后,我国的饮茶之风开始兴起,茶具才逐渐从日常的餐具、酒具中分离出来。到了唐代,饮茶之风开始盛行,随茶品的日益丰富与品茶的日益考究,这才逐渐出现了专门用来饮茶的器具——茶盏。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唐代时的茶盏,以陶瓷制品为主,其器型比碗要小、小足敞口、杯口较浅,非常适用于饮茶。在当时,陶瓷茶具的制作工艺已经十分精细,,最有名的当属位于我国南方的越窑青瓷盏和北方的邢窑白瓷盏。
由于唐代国力强盛,与外国交流频繁,因此这一时期的茶盏还注入了佛教艺术品等元素,总体较倾向于浑圆饱满,样式精巧却不失气魄。茶盏的形制比茶托大,莲瓣、莲花等造型较为多见,下部茶托的托口一般比较矮,口沿卷曲类似荷叶的形状。茶盏下部通常会带有配套的茶托,也叫盏托或者“茶拓子”,主要有莲瓣形、荷叶形和海棠花形等样式,不仅美观,还可以防止刚煮好茶的茶盏烫手。
茶托的造型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托盘下凹,中间不置托台。而另一种则是托盘和托台分开的,托盘呈圆形,托台会高出盘面。虽然造型各不相同造型,但都精巧别致。
到了宋代,人们对茶的喜爱更甚,就连王安石也写文称赞茶像米和盐一样重要,是日常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宋代盛行斗茶,参加比赛的人各取所藏好茶,轮流烹煮,通过多人的品评分高下,具有很强的胜负色彩和趣味性。
斗茶讲究“看”,茶汤颜色必须纯白鲜明,着盏时候无水痕或咬盖持久为优质,因此,茶盏就要以易于观察茶色、水痕为宜,于是黑釉盏便顺势产生。随着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使黑釉盏在此前的基础上还呈现出了兔毫纹、油滴釉和木叶纹等特殊的纹饰,可见匠人的技艺精湛。
宋代茶盏在形状上主要有束口、敛口、撇口、敞口四种类型,其中以束口和敛口型的为主,但有的茶盏则是融合了其中两种或几种的造型于一身,因此分类往往并不绝对。
在装饰手法上,宋代茶盏主要有刻花、划花、印花、彩绘等类型。匠人们先在未烧制前的泥坯上制作,然后添加釉色,采用刻、划、印等装饰手法,使瓷器胎体呈现出起伏凹凸的手感。
茶盏的样式与不同时期的文化密切相关,唐朝时期崇文尚武,个性突出,因此唐朝时期的茶盏艺术在造型上往往圆浑饱满而有张力;进入宋朝,开始盛行“重文之风”茶盏在这一时期往往追求艺术风韵,讲究清逸典雅。
随着饮茶方式的不断改变,如今的茶更多了许多别样的饮法,茶盏已经逐渐被一次性塑料杯所替代,但是在中国漫长的茶文化中,茶盏的存在不仅反映了我国历代匠人们精湛的技艺,也体现出中华儿女们的智慧和对艺术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