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2 作者:admin 阅读( 77)
在紫砂壶的造型艺术中,提梁是非常特别的一款,不仅在于制作的难度要高于端把,更独特的是其虚实结合的气韵。自明代沿袭至今 ,紫砂艺人竞相仿之,引得无数热议。提梁壶称的上是一种特殊的门类,中国传统审美理论中的虚实结合、有无相生,在提梁壶中被反复妙用,受到许多壶友喜爱。我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下提梁壶的所有类型,其中有你收过的吗?
1、大彬提梁壶
时大彬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器型上“改大为小”,“改俗为雅”,奠定了紫砂壶基本的审美倾向,使紫砂壶能进入文人生活,成为文房清玩,提升了紫砂壶的文化内涵。这也让时大彬成为紫砂宗源上的第一座高山,让无数后人仰止。大彬提梁身筒成较大且丰满的扁球形,上部圆环状提梁粗大,六方三弯嘴,六瓣平扣钮,压盖,圈底,溜肩,素身。
2、鹧鸪提梁壶
这把提梁壶的造型为扁圆形壶身,把手为见棱见方的三柱高提梁,从侧面望去犹如一只飞翔着的鸟儿的头部,原创者顾景舟大师为其命名“鹧鸪提梁壶”。因鹧鸪这种鸟的叫声听起来象就是“行不得也,哥哥”,故古人多在忆悼哀思时选用鹧鸪做词牌,在“鹧鸪提梁壶”的底上顾景舟先生留下了这样的刻款:癸亥春,为治老妻痼疾就医沪上,寄寓淮海中学,百无聊中抟作数壶,以纪命途坎坷也。
3、洋桶壶
紫砂洋桶壶是紫砂茗壶名种里较为常见的一种款式,亦是一种茶壶款式的专用名称。紫砂洋桶壶自清末民初创制以来,以其造型简练,使用方便,适宜把玩,便于提携,便于茗泡而一度盛行,并为大多数茗壶爱好者接受,嗜好、收藏而成为紫砂光货素器类经典传统作品之一。
4、曼生提梁壶
曼生提梁又称“石铫提梁”,是曼生十八式中重要器型之一,最初的曼生壶壶身铭文:“左供水右供酒学仙学佛付两手。壬申之秋阿曼陀提梁壶”,此句铭文也是曼生写实心致,有较高的人文价值。壶身与提梁比例各半,由下至上形成近梯形状,中间由肩上圆弧和隆起的半圆盖,高高的桥塑钮加以 变化、缓冲,配上长直嘴,显得通壶精气有神,线条交待清晰明确,提梁内圆外方与壶身衔接自然有度,再配以诗词更添雅趣。
5、石瓢提梁壶
曼生自幼受茶道熏陶,对中国茶的研究颇有造诣。一日翻读《桐君灵》研究茶汤药效,恰逢好友钱菽美到访,曼生便用新制的石瓢泡茶款待,好友随口说:“石瓢是你最爱的壶型,为什么不改成提梁造型,再看看效果呢?”,曼生听了心动说又得一新壶呀。”而石瓢提梁也成为曼生十八式中唯一有所重复的造型,可见曼生爱石瓢之深。故两款石瓢均成传世紫砂之唯美经典。
6、提璧壶
提壁最为大家所熟知是2011年顾景舟的提璧套壶拍得1782.5万之后,此壶最初由高庄教授参与设计、顾景舟反复修改、设计定型,是顾景舟一生中花费精力最多的作品,首件作品为紫砂博物馆收藏,因其壶盖面似玉璧而得名。提壁壶是1994年邮电部发行的一套四枚《宜兴紫砂陶》特种邮票其中一枚。
7、雨露天星壶
雨露天星壶是由顾景舟与韩美林合作于1988年,制成之后即参加香港紫砂展览,后为台湾名收藏家翦淞阁之黄玄龙收藏,为当代紫砂茗壶经典之作。雨露天星壶将直线与弧线交错运用,转折处明快流利,提梁及盖的造型设计突出,形成方中有方、方中带圆、圆中含方的构图,远观此壶,仿佛飞鸟于天。
8、曲壶
曲壶是由张守智、汪寅仙合作设计,汪寅仙独自制作而成,1990年,曲壶在全国陶瓷设计评比和国际精品大奖赛中均获得一等奖。曲壶取材于自然界中的蜗牛,壶嘴犹如蜗牛的头部,壶体是蜗牛的身躯,壶把所围成的空间似蜗牛的外壳。从壶嘴到壶把,用一条涡线贯通,壶身和壶把的结合形成壶的整体。
9、吴经提梁壶
吴经提梁最早出土于1965年明代嘉靖十二年(1533) 司礼太监吴经墓中,也是当时唯有绝对有年代可考的明早期紫砂壶。吴经提梁壶造型丰满,腹提得起来,底收得有力,提梁高度适宜,恰形成虚的空间以缓冲身桶的厚重,给人一种沉稳博雅的韵味,壶盖的子口竟镶有起支撑作用的十字架,且厚薄长短不一,然而壶盖正面却配有挺拔优雅的如意形钮。
10、南瓜提梁壶
陈曼生是个文人学士,他一生所崇拜的便是苏东坡。在陈曼生的生日聚会上,他的好友郭麟把壶言欢之间谈及“松风竹炉,提壶相呼”,今天是曼生你的诞辰,何不古为今用呢。一语惊醒梦中人,曼生对提壶二字甚是惊异,想到提梁,于是等宾客散尽,一整个夜晚陈曼生都在绘制提梁壶,更改数次都不满意,转眼就到天亮曼生漫步到庭院,正好碰到侍女婉儿送来南瓜羹,曼生顿觉灵感突现,想到当年苏东坡回归田园生活,院内外都种有南瓜,而自己又自称东坡之徒,便以南瓜为型,以南瓜为壶身,绘三叉提梁,的南瓜提梁壶。
11、裙花提梁壶
裙花提梁是王寅春晚年创作的作品,在70年代,历经浩动与动乱的王寅春已年过70,年事已高的他辛劳过度而住院治疗,刚病愈出院的王寅春仍耕耘不息,创制出紫砂筋纹器的代表作品《裙花提梁》,这款作品雍容大贵、规矩挺秀,光润和洽,口盖准线严密,以端庄古朴的造型,清秀洒脱的风格,别致独到的处理。精工制作的技艺,成为王寅春创作生活中最为成功的紫砂筋纹器经典作品之一,也成为王寅春创作生涯中最后一把创制的成功之作。
12、东坡提梁壶
传说宋朝大学士苏东坡晚年不得志,弃官来到蜀山,闲居在蜀山脚下的凤凰村上,他喜欢吃茶,对吃茶也很讲究。此地既产素负盛名的「唐贡茶」,又有玉女潭,金沙泉好水,还有「海内争求」的紫砂壶。有了这三样东西,苏东坡吃吃茶、吟吟诗,倒也觉得比在京城做官惬意,但这三者之中苏东坡还感到有一样东西美中不足。什么呢?就是紫砂茶壶都太小,所以苏东坡就自制一把紫砂壶。
13、此乐提梁壶
此乐提梁壶系“壶艺泰斗”顾景舟与当代艺术家韩美林1987年合璧之作,其创作精髓在于高而突出的提梁,动势飞扬,协调呼应。从紫砂壶的工艺角度,提量越高制作难度越大,需要制壶者对紫砂的泥性有绝高的把握。顾景舟先生将超高提梁的紫砂壶从设计稿变为现实,每一处细节,每一种角度,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增一分则太肥,减一分则太瘦,足见其功力。
14、扁竹提梁壶
扁竹提梁壶是周桂珍早年为丈夫高海庚设计的一把壶,被业界视为周桂珍的代表作之一。这把壶以两节竹段作为身筒造型,从壶底到壶钮有着若干个不同直径的同心圆,使壶体表面呈现出流畅的曲线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提梁与壶钮、身筒之间构成了虚实对比,给人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再加上壶嘴独特的造型设计,让这把壶充满了灵动之感、十分可贵。
15、竹提梁壶
竹提,即竹节提梁,相传是 清代乾隆年间陈荫千首创。真把壶以竹为元素设计,竹嘴与提梁都是竹节造型,形象生动,中间腰线亦用竹杆圈起,壶钮为竹枝所弯成的桥型钮,古韵古香,非常有韵味。
16、仙桃提梁壶
仙桃提梁壶,丰腴鲜熟的大桃为壶身,利落地向前延伸出流,流型挺秀可喜。壶腹一溜饱满弧线,更加生动了桃实鲜嫩水淋的模样。桃干提梁塑得拙朴老练,夸张凸起的老干结头不仅丰富视觉感,也产生寓于形外的延伸想象。
17、北瓜提梁壶
北瓜提梁是对一种名为北瓜的植物进行写生,依据审美需要,又按照客观规律悉心设计,创造性地加入提梁的元素施艺而成。给人感觉不是摘瓜,而是提北瓜,提起一个大自然恩赐的瓜果。该壶型最初由壶由高海庚设计,整器造型浑圆敦厚,典雅素丽,造型简练,用料上乘,工艺精湛,精巧中透出自然之气,为周氏壶中精品,为文人雅士所喜爱,可遇而不可求。
18、匏瓜提梁壶
匏瓜提梁壶,以匏瓜为原型,加以提炼改变,呈现另一种素净、简洁的美感,朴质中见大方,有股悠然适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