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 茶叶分类 > 黑茶 >红观茶丨安化黑茶的“进化”:走过历史,走进当下

红观茶丨安化黑茶的“进化”:走过历史,走进当下

发布时间:2022/04/08 作者:admin 阅读( 45)

安化黑茶在马背上度过历史长河。


安化黑茶博物馆。


红网时刻记者 张兴诚 刘慧婷 通讯员 刘刚贵 益阳报道


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


这是清光绪年间陕西试用知县刘翊忠的两句诗,诗中所说的“茶市”就位于今天的安化黄沙坪。彼此的黄沙坪人口近万,茶行众多,茶商云集,茶业兴旺。而吸引如此多茶商从四面八方云集于此的,就是安化特产的黑茶。


这是一款有着千年历史的茶,至今仍深受喜爱,长盛不衰。


千百年来,安化黑茶走过了怎样的历史,演绎过怎样的故事,又是如何在当代延续其繁盛传奇的呢?


背上满载着安化黑茶的马儿,走过永锡桥。


穿越历史寻觅茶香


安化地处湘中偏北、资水中游,地域面积4950平方公里,是湖南省第三大县。境内多山,平均海拔在600米以上,全年温和湿润,云雾缭绕,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茶树栽植和茶叶生产的天然条件。


唐人杨晔在《膳夫经手录》中记载,当时资江边有“阳团茶”“渠江薄片茶”作为贡品经江陵、襄阳进入长安。稍晚一些的五代毛文锡则在其所著《茶谱》中记载,“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又说“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显然,早在唐朝、五代时期,安化一带就已出产一种黑褐色的茶叶,且作为贡品供皇家享用。


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黑茶”这一名称正式出现在文献中,当时的御使陈讲在呈给皇帝的奏书中提到:“商茶低伪,悉征黑茶……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买。”而到了明万历年年间,朝廷更是颁布了《安化黑茶章程》,定安化黑茶为运销西北的官茶。此后,安化茶业出现空前兴旺的局面。


明末清初,晋陕甘鄂湘等地茶商纷纷到安化经营茶叶,安化境内茶行、茶号最盛时达300余家,形成了“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的繁华茶市景象。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民国初年。这也使得明清两朝六百载,安化一直是世界黑茶的中心,黑茶产量世界第一。


安化的美丽茶园。


安化境内至今仍完好地保存了许多古茶园、黑茶老作坊及近现代黑茶加工厂等黑茶茶业遗存,这些遗存分布在资江两岸、原茶马古道沿线,成为安化黑茶悠久历史及独特制作工艺的物质载体。


千百年来,安化黑茶既是“储边易马”的官茶,也是农牧民族的“生命之饮”,与丝绸、瓷器等商品一起,沿着万里茶路远销边疆,直达中亚、欧洲,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说到风景,就不得不提到一段与黑茶有关的佳话。


清朝嘉庆年间,因为江南盐政陷入僵滞引发财政危机,导致边疆平叛所需出现筹措困难。于是,嘉庆皇帝启用来自茶乡安化的陶澍为两江总督,推行盐政改革。陶澍就任后果然不负厚望,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后,清政府财政紧张状况得以缓解。


多年前,故宫工作人员在清理嘉庆皇帝遗物时,发现了一个呈圆柱形、中间明显被竹篾勒成凹槽的茶柱子,工作人员根据常识想当然地将其标注为普洱。后来,随着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知名度的提升,安化千两茶这一黑茶中的特有品种,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又经专家反复考证,这个茶柱子才得以“现出真身”——安化千两茶。


虽然很多历史的细节已经化为烟尘,但当今天的我们注视着这块安化千两茶时,当我们看到嘉庆与陶澍之间的渊源时,或许还能看到那渊源与黑茶之间的某种联系。这何尝不是黑茶传承历史中的一道绝美风景?


黑茶是唯一可以长期存放的茶,且越存越香。


功效神奇长盛不衰


安化黑茶分三尖(即天尖、贡尖、毛尖)、三砖(花砖、黑砖、茯砖)和一花卷(千百两茶)等七个大品类。采用安化山区特有的云台山大叶群体茶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经过摊凉、杀青、初揉、渥堆、复揉、七星灶松柴明火烘焙等独特工艺制作而成,色泽乌黑油润,汤色橙黄透亮,香气纯正,有的略带独特松烟香,滋味醇和,耐冲泡。2008年,安化黑茶千两茶制作工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化黑茶为何能延续千百年而长盛不衰,为何千百年来一直广受欢迎?


对于这个问题,古人或许只能从个人体验中给出描述,而现代人则已经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给出科学的解释——安化茶叶群体品种叶大、肉厚、生长势强、内含物丰富、抗生强、适应性广,经过多重工艺生产制作出来的安化黑茶,其所含茶多酚、茶多糖、茶皂素、氨基酸和维生素都非常高,其色泽乌黑油润,汤色橙黄,香气纯正,滋味醇和,耐冲泡,具有降糖降脂降血压、提高人体免疫力,减肥消食的特殊功效。


曾有法国医学调查团到我国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调查,发现那里的游牧民族尽管饮食以高脂肪、高蛋白、高胆固醇的肉类为主,血脂、血液中的胆固醇、三酸甘油酯等却低于一般人。大惑不解的专家们进行了深入调查,最终将目标锁定在牧民日常饮用的黑茶上,经化验发现其确实具有消食去腻、降三高、补充膳食营养等功效。


同时,黑茶还是各种茶类中唯一可以长期存放的茶,且越存越香、功能作用越强,这也为黑茶的长距离运输和长期保存奠定了基础。


刚采摘下的新鲜茶叶,将经过独特工艺制作成安化黑茶。


面向未来不断“进化”


近年来,安化县委、县政府围绕安化黑茶,着力打造黑茶品牌和产业,使其焕发出勃勃生机——今天的安化茶业比100多年前刘翊忠见到的不知繁荣多少倍。


繁荣的茶产业带来了可观的直接效益,2020年,安化茶叶加工量8.5万吨,综合产值达230亿元。


茶叶种植和经营也已经摆脱了传统的手工模式,大批茶叶加工企业聚集在安化,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传感器、卫星遥感等数字化智能化新基建扎根产业园区,让安化黑茶如虎添翼。


依托黑茶,却不仅仅局限于黑茶,安化人在黑茶周边产业上也走出了一条不断“进化”的创新之路。


在做好传统黑茶产品“三尖、三砖、一花卷”的同时,安化人已经研发生产出了接轨国际市场、符合现代人饮茶习惯的速溶茶、袋泡茶;通过提取黑茶元素,研发出拥有高科技附加值的护肤品、日化用品等黑茶衍生产品;此外还有以安化黑茶为原料的黑茶茶点、茶食等。安化黑茶行业早期探索者之一,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历和见证了中国黑茶产业的变革与发展。公司在实现年产销各类传统安化黑茶5.5万吨的同时,还在产业创新上,启动了安化黑茶“千店万铺”代理加盟商户计划,现已在全国开设省、市代理和专卖店1500余家,产品销往全国,在俄罗斯、德国、韩国、日本等国也有部分消费群体。


“千年茶乡”安化县在历经了繁盛、衰落的变迁后,如今又重放异彩,不仅成就了一个大产业,更美丽了一方乡土,带富了一方百姓。


安化研发出日化用品等黑茶衍生产品。


茶产业的能量还在不断地辐射,其影响也在不断地延伸。


黑茶茶业遗存所在的小淹镇、江南镇、东坪镇等地,石板古道、古茶亭风雨桥、古街古集市古商铺比皆是,周围山峦起伏、树林茂密、河水长流,风景十分优美。


安化本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实施“茶为基础,旅为媒介,文为内涵,康为延伸”的茶旅文康融合发展战略,利用好山好水好人家讲述“生态文明+文旅”的好故事。


透过云海,俯瞰安化城中景象。


在刚刚结束的脱贫攻坚战中,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安化以黑茶挑大梁、唱主角,以文化旅游为载体,构建起一个由利益链、科技链、协同链、营销链、文化链组成的“文化旅游+现代茶业”发展共同体,了实现全产业链与精准扶贫的无缝对接,使全县人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安化黑茶模式”更是作为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的成功典范获得推广。


2020年,安化依托茶产业接待各类游客6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8亿元。


安化倾力打造的生态产业与项目名片正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到安化旅游、投资、兴业的人越来越多。


一片小小的茶叶,氤氲了时光,芬芳了大地。


如今的黄沙坪老街、洞事老街、唐家观古镇上,仍然有历经岁月沧桑的木质吊脚楼和店铺,有在岁月静好中守护着安化黑茶悠久历史的人们,过往繁华刻进了每一块石板与木纹,当下与未来的繁华则已然在脚下伸展、漫延开来。


","content_hash":"1bf12c1a

点击排行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