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 茶具 > 陶瓷茶具 >中国陶瓷文化,宜兴窑紫砂人物纹诗句茶壶,乾隆皇帝御用茶壶

中国陶瓷文化,宜兴窑紫砂人物纹诗句茶壶,乾隆皇帝御用茶壶

发布时间:2022/04/08 作者:admin 阅读( 57)


【宜兴窑紫砂人物纹诗句茶壶(附乾隆茶篇)】


清乾隆/通高12.5厘米口径5厘米足径9.5厘米


茶壶撇口,束颈,溜肩,硕腹,阔底,圈足。附伞形盖,盖顶置圆珠纽。肩部一侧置弯流,另一侧肩、腹间置曲柄。壶腹两面均作委角长方形开光,一面开光内钻刻楷体乾隆御制诗《惠山听松庵用竹炉煎茶因和明人题者韵即书王绂画卷中》。


此诗为乾隆辛未即乾隆十六年(1751年)所作。因诗的内容太长,这里只节选了其中的前半部。经查《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二集·卷之二十四,古今体一百五首辛未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可知诗的后半部为:“回回山下出名泉,火候筠炉文武煎。成佛漫嗤灵运后,题诗多过玉川前。试携学士来明汲(是日命由敦扈游),高榭山僧守晏眠。我愿灵源常勿幕,饮教病渴尽安全。


壶腹另一面开光内有用泥绘加雕刻技法创作的烹茶图。庭院一角,围墙曲折,院内置有怪石松树,凉亭内一小童在烹茶,旁边一高士坐在桌旁,一小童正在服侍其品茶。画面营造了一种幽雅静谧的氛围。


惠山位于江苏省无锡市的西郊,属于浙江天目山由东向西绵延的支脉。最高峰为三茅峰,海拔328.98米。因晋代开山禅师、西域僧人慧照曾居此山而得名。当年山上有九峰,山下有九涧,风景宜人。乾隆皇帝曾六次南巡江南,每次必到惠山寺听松庵用竹炉煮惠山泉水烹茶,故作有《汲惠泉烹竹炉歌》,并命画家画《惠山寺听松庵竹炉图》而且其在评述江南诸山时,认为“唯惠山优雅娴静,江南第一山非惠山莫属”。


乾隆皇帝所提到的王绂(1362~1416年)系明初著名画家,字孟端,江苏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所绘山木竹石,妙绝一时。人称其墨竹“明朝第一”。建文四年(1402年),王绂画《竹炉煮茶图》,侍读学士王达为其记序作铭,构成珍贵的《竹炉图卷》。此图深得乾隆皇帝钟爱,南巡时曾在惠山品二泉水,观《竹炉图》画卷并题咏。后图卷不慎毁于火灾,乾隆皇帝再次南巡时,命人仿王绂笔意,补画《竹炉图》卷,并题诗其上。


此壶造型新颖,制作精工,属于乾隆皇帝御用茶壶。



【宜兴窑紫砂阿曼陀室款描金山水纹】


茶壶


清嘉庆/通高9.7厘米口径6厘米足径9.7厘米


壶腹呈上小下大的墩形,圈足,腹部一侧置短曲流,另一侧置曲柄。附圆平盖,该面呈二层台式,盖顶置圆柱。部腹一面以金彩描绘怪石、树木、凉亭,画面上方以金彩书写篆体“两峰插云”四字。腹部另一面以金彩书写篆体“生平爱茗饮”。壶盖以金彩描绘卷草纹。外底戳印篆体“阿曼陀室”方章。


造型端庄稳重,胎呈紫褐色,质地细腻。署“阿曼陀室”款的紫砂壶是清代嘉庆年间制壶名家杨彭年、杨凤年兄妹与书画家陈曼生(1768~1822年)合作制作的紫砂壶。一般由陈曼生设计壶样,彭年、凤年兄妹依样成型,再由曼生在壶上题字刻铭,世称“曼生壶”壶的外底常戳印“阿曼陀室”、“桑连理馆”等章记。


居所的斋名。曼生一生笃信佛教、酷爱紫砂壶。


“阿曼陀室”、“桑连理馆”均为陈曼生前者是其收藏室的名字,是“曼生”与佛语“阿弥陀佛”结合之意。后者之得名是因为在其厅堂的西侧有一株连理桑,被认为是大吉之兆,乃取此名。



【宜兴窑紫砂茶壶】


清/通高8.5厘米口径5.4厘米足径6.2厘米


壶直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肩部一侧置短直流,另一侧颈、肩之间置曲柄。附拱顶圆盖,盖顶置蘑菇形纽。壶身光素无纹饰,紫褐色泥料中夹杂细小的黄色颗粒。造型圆润饱满,给人以质朴典雅之美感。


","content_hash":"e4798870

点击排行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