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2 作者:admin 阅读( 47)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在《杀死一只知更鸟》中,有句话:
“你永远不可能真的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
夏虫不可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海。
就像何不食肉糜的权贵,无法理解饥寒交迫的穷苦百姓;
目不识丁的市井小人,也无法理解士大夫的鸿鹄之志。
不仅仅是动物,即便是人,也很难理解超出自己认知的事物。
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偏见。
这个世界上的偏见有很多种,有的经常被人挂在嘴边,有的则很少被说出来,因为种种原因,有人一直在默默被伤害。
而茶圈里,也存在着诸多偏见。
比如,以往爱喝普洱茶的茶客,常常对白茶抱有或多或少的意见。
但白茶和普洱,本就是两种茶类,如何能做到相提并论呢?
《2》
偏见一:新白茶有青味,是杀青不到位?
还记得前两年,带着一泡白毫银针新茶,出去斗茶。
当场就被一个人指责,这茶的工艺不行!
为什么这么说?
只见对方一脸嫌弃地放下茶杯,“这茶的青味太重了,茶都没有杀青到位,怎么喝?我喝了这么多年普洱,好的茶里面从来没有青味的!”
原来如此。
因为普洱茶里有青味,代表工艺不好,杀青不到位,于是认为白茶有青味也不好。
这不就是赤果果的偏见吗?
理论上来说,所谓的“青味”,是自然界的植物都会具备的一种味道。
只不过,普洱茶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杀青。
杀青的目的,除了减缓其发酵速度并增加柔软度,方便后续揉捻之外,还可以去除青味。
所以,有杀青的普洱茶,不应该有过重的青味。
但话又说回来,白茶的工艺极为简朴,仅仅以萎凋和干燥为主。
不炒不揉不杀青,使得白茶成为了六大茶类中最纯天然的一种茶。
况且,青味是自然界植物所具有的原味,是一种类似于青草的气息。
既然白茶在加工的时候,没有过多的人为干预,保留下了大量的营养物质。
那么,刚刚制作好的新白茶中出现青草味,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因为普洱茶不该有青味,所以白茶也不该有,明显是一种强盗逻辑。
另外,关于新白茶里的“青草味”,有人喜欢,也有人厌恶。
但也不必太过纠结,正常情况下,新白茶自然陈化一到两个月以后,这股青草味就会渐渐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晒干的青草香气——干草香。
干爽、洁净,还带着阳光的味道。
同时,这也是白茶所特有的鲜爽感,是白茶里富含着大量茶氨酸及养分才会出现的气味。
根本无需去除,就让它原汁原味地保留着,不好吗?
况且,白茶的香气不会一成不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叶陈化以后会转化出新的香气,新的滋味,新的韵味。
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3》
偏见二:老白茶颜色那么绿,是陈化年份不够?
相信不少茶客会发现,真正的老白茶里,也有绿色。
不仅有,还很多,还很丰富。
而那些喝惯了普洱茶,尤其是老熟普的茶客便说了:老白茶的颜色不够黑,肯定是存得年份还不够,我家二三十年的老熟普,都是暗褐色的!
非也,非也。
这一切,还要从白茶的出生开始说起。
当白茶还长在树上的时候,它便是鲜嫩的绿色。
采摘下来以后,便成为了茶青,需要及时薄摊薄晾在水筛当中,进行萎凋,随后是干燥。
等制作完成,含水量低于8.5%以后,最终的颜色就显现了出来。
春白茶在新茶时期,雪白莹绿,绿白二色之间,分外清新灵动。
绿是绿叶,白是白毫。
干燥以后的白茶,比起茶青时期,白毫更加明显。
而秋白茶的颜色,是五彩色的,这是由天气所造成。
秋茶季时,阳光充足,日照时间长,温度高,白茶叶片当中的叶绿素减少了,而叶黄素、花青素等凸显了出来。
于是乎,成品的秋白茶,就呈现为以绿色为主的五彩色。
宛如一幅秋天的美丽画卷,层林尽染,叠翠流金。
不管是春茶还是秋茶,不管是散茶还是饼茶,各种品类的白茶,制作完成后都要密封储存起来。
在一个密不透风,暗无天日的环境下,存上个好多年。
那么,再次见到它们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吗?
肯定是不会的。
正常的、年份真实的老白茶,沉睡了五年、十年,颜色只会变旧,不会变色。
因此,存老的春白茶依然是绿白色,秋白茶依然是五彩色。
虽说不如当年鲜亮,但也只是变得黯淡了一些,沧桑了一些。
就像一件新衣服,变成了一件旧衣服,带着明显的岁月特征。
想要引起茶叶颜色翻天覆地的变化,要产生化学反应才可以。
要么,是让茶叶接触到阳光,氧化变红;
要么,是高温高湿,茶叶过度发酵后变色。
否则,储存得当的老白茶,根本不具备引起颜色巨变的条件。
市面上那些通体一色,看起来是黑咖色系,丝毫没有绿色的“老白茶”,其实根本就是西贝货,是做旧茶。
通过渥堆、暴晒、高温烘干等方式,让白茶过度发酵,从轻微发酵成为了重度发酵。
那么,白茶也就不再是白茶了。
由此可见,白茶简单的工艺,和从熟普那里传过来的“老茶颜色理论”,压根不匹配。
《4》
偏见三:渥堆是一门做茶工艺,渥堆做旧茶也没什么不好?
渥堆,本身没错。
在普洱熟茶制作过程中的发酵,就是依靠渥堆,来形成熟普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
据某度百科中介绍,具体做法是将晒青毛茶堆放成一定高度(通常在70CM左右)后洒水,上覆麻布,促进茶叶酵素作用的进行,使之在湿热作用下发酵24小时左右,待茶叶转化到一定的程度后,再摊开来晾干。
但是,这和白茶正常的制作方法,截然相反。
熟普要渥堆,要把茶叶厚厚地堆积起来。
而白茶却讲究薄摊薄晾,采下来的杀青马上就摊开,要快,要薄,并且让水筛离地70公分左右。
这样做,可以让茶青的表面和底下都接触到风,匀速走水。
用轻柔的阳光,将茶青内的部分水分蒸发出去,顺便再带走一些多余的苦涩物质。
再通过低温慢烘,让白茶含水量达标的同时,也尽可能多地保留下养分。
说到底,渥堆在白茶界里,就是一个异类。
通过渥堆所诞生的做旧茶,说白了,没有什么品饮价值。
正常的白茶,是为了做好,卖出一个好价钱,制茶师必然是精心制作。
而做旧茶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去除新茶身上的种种特点,比如鲜爽感,又比如翠绿的颜色。
所以,必然是怎么折腾怎么来,反复摧残茶叶。
在渥堆的过程中,把茶叶闷在一起,让它过度发酵,养分也随之挥发。
新白茶本该有的鲜、香、醇、爽,在做旧茶身上,无影无踪。
看来,渥堆早就违背了白茶的工艺规范要求,而做旧茶内质匮乏、品质低劣,也是不争的事实。
这样的劣质茶,不值得浪费我们的钱。
《5》
普洱和白茶,本就是两个世界的茶。
标准不同,不必强融。
如果将普洱茶所使用的标准,生搬硬套到白茶身上,那就太勉强了。
把白茶的鲜爽感,说成是杀青不到位的青味;
把老白茶自然陈化的结果,说成是陈化不足;
把渥堆做旧茶,看成是用渥堆工艺做成的白茶……
再次证明,普洱茶和白茶,之间隔着一条银河系的差距。
不可否认,人总有偏见。
但似懂非懂,为了用而用,处处生搬硬套,这样的喝茶方式真的没有意义。
打破偏见,才能重新认识白茶,真正喝懂白茶。
从新白茶到老白茶,白牡丹的香气会有哪些变化?要比老白茶更好?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