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 茶叶分类 > 白茶 >4问4答,一次性看清白茶、红茶、岩茶里,菜茶的那些事

4问4答,一次性看清白茶、红茶、岩茶里,菜茶的那些事

发布时间:2022/04/08 作者:admin 阅读( 54)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很多茶客在听到“菜茶”这个名字时,心里会很纳闷。


什么,菜茶?好端端的茶叶干嘛要起这么古怪的名字?


难不成,这些茶是从菜地里长出来的?


还是说它们喝起来有“菜味”,才取上这个怪名?


不不不,这样的联想未免脑洞太大。


正确理解菜茶,不能想当然地觉得,它就是种在菜地里的茶。


事实上,菜茶的由来,和茶树繁殖方式有关。


但凡经过有性繁殖的茶树,就叫菜茶。


当然,菜茶只是茶农的民间说法,人家还有一个高大上的官方名字,叫做“群体种茶树”!


从菜茶身上,可以扒出不少茶圈内,不为人知的秘闻八卦。


《2》


一、菜茶究竟是一种什么茶?


有些茶友对菜茶有误解,觉得菜茶是一种茶。


跟大白茶、水仙茶、肉桂茶、梅占茶一样,属于具体的茶树品种。


然而,并不是。


菜茶是当地土生土长的茶树统称。


再展开来讲,经过有性繁殖的,由茶籽落地生根成长起来的茶树都叫菜茶。


当茶树开花后,经过蜜蜂、蝴蝶等小昆虫传授花粉。


某朵茶花的雌蕊上,可能会沾到A茶树、B茶树、C茶树等多个不同茶树品种的花粉。


最终结出来的种子里,含有多个品种的基因。


等到这颗种子落地生根,长成小苗,顺利长大。


得出来的就是一个全新的茶树品种。


既和原先的母本不一样,又非A、非B、非C,属于全新综合体。


总之,跟原先见过的茶树都不一样。


当茶农们看到这些从路边石缝、茶园边埂、深山荒山长出来的茶树后,因为认不出来,只好将它们统称为菜茶。


当然,除了菜茶这个名字外,还有不少民间说法。


包括奇种、小菜茶、小土茶等,都是常见的别名。


但它们的官方名字,统称为群体种茶。


《3》


二、市面上的菜茶,为什么这么少见?


因为它们的经济利益不高。


有别于无性繁殖、大面积推广种植的茶树品种。


比如,龙井绿茶里的龙井43。


比如,武夷岩茶里的水仙、肉桂。


比如,福鼎白茶里的大白、大毫。


这些茶树在种下去前,茶农们需要到专门的苗圃里去买茶苗。


确保发芽迟早、芽叶状态、品种特征等稳定性。


去年春茶季(太姥山)时,经常去的那片抛荒茶园里,有几棵菜茶,它们的叶片细窄。


乍一看,跟武夷山的肉桂的叶片差不多宽大,但叶片较厚较硬。


新生出来的芽头,清一色是小米粒大小。


按茶农们的说法,这些菜茶,做不成银针。


采下来后,一摊,一晒,一烘干,芽头大量脱水后,身形会异常迷你,一看就不合规。


当制完大批春茶后,如果尚有余力,茶农们会将这些菜茶采下,少量做成一些特色茶。


比如,极鲜极嫩的荒野小土茶、香气特殊的荒野柚香白茶等。


然而,有性繁殖得来的茶树,自身拥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发芽时间,有迟有早。


对某户茶农来说,进入春茶季后,自家请了十几个采茶工帮忙采茶。


等到大片新茶都已经采摘完毕,自家茶园边长出来的菜茶,才零星迎来发芽期。


这时总不能为了这少量的茶,再请人采茶、开厂做茶吧,做茶成本实在不划算!


芽头形态,五花八门。


有的,新芽长成后,芽头饱满。


而有的哪怕放着再养一段时间,芽头还是瘦瘦小小的,一副“长不大”的模样,达不到特定的采摘标准。


叶片外形,更是参差百态。


有的颜色偏白,像是得了白化病那样,叶片是玉白、嫩黄色。


有的颜色偏红、偏紫。


有的叶片边缘卷曲,像是大波浪卷。


有的叶片过大,有的叶片过窄。


一言概之,菜茶可以视作当地的茶树种群资源基因库,形形色色,无所不包。


但是,性状表现不稳定,会给制茶生产带来很大难题。


无法实现高产,无法做到风味稳定,无法确保稳定的制茶利润。


为此,由菜茶做出来的成品茶,市场占有率不高的原因,不难理解!


《4》


三、提到菜茶,涉及到白茶界的一桩悬案。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茶友发现。


哎,贡眉都去哪里了?


往常能看到,这几年怎么都不见了?


白茶里的贡眉和寿眉,到底怎么区分?


这说来话长。


很多人在潜意识里觉得,贡眉就是高等级的寿眉。


这样的想法,在2018年5月之前(白茶新国标正式生效日期)并没有错。


在过去,茶农们在给白茶定级时,的确存在将部分芽头略饱满、叶片略小、品相更高的寿眉,取名为贡眉的做法。


但新国标出来后,贡眉的身份就有了明确定义。


“贡眉 Gongmei,以群体种茶树品种的嫩梢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也就是说,按照规定,只有用菜茶为原料制出来的白茶成品,才能叫做贡眉。


而前文已经提到,菜茶的分布面积很少,难以实现高产。


所以,贡眉逐渐退出了主流市场,成为相对小众冷门的存在。


如今的白茶江湖,逐渐被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等主流产品,三分天下。


《5》


四、各地的菜茶,是不是都一样?


之前有人质疑,既然,群体种茶树可以制成白茶(仅限贡眉)。


为什么说外地的茶树品种,做出来的白茶风味不正宗?


试问,哪个茶产区,没有菜茶的分布!


话虽如此,但实情相对复杂。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两个不同的茶产区之间,菜茶表现可能天差地别。


举个例子,四川大熊猫和陕西大熊猫,虽然都是国宝,但长相不一样。


四川大熊猫,头比较大,头型偏长,长得更像熊。


而陕西秦岭大熊猫,头圆嘴短,长得更像猫。


因为隔了一座秦岭,两大种群之间缺少基因交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同的性状特征。


再比如,南方人和北方人常见的面孔长相不一样。


而闽南人、闽东人、闽西人,闽北人之间,除了地方腔调不同外。


细看之下,五官面貌上有明显的地域区别。


茶叶也是如此,各地菜茶的内含物质与外观长相,相差甚远。


福鼎当地菜茶做出来的成品是一个味道,换做其它地方的菜茶原料。


最终茶味出现天差地别的改变,也不稀奇。


所以,考虑到茶树适制性的影响。


不少相关制茶标准,会对菜茶加以地名限制。


比如,龙井菜茶、坦洋菜茶、桐木菜茶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育一方茶,正是这个道理!


《6》


菜茶的足迹,遍布各大茶产区。


不仅太姥山有,武夷山也有。


不仅福建有,其它茶产区,都会有。


福鼎当地,不少茶农会将菜茶,用小白茶、小菜茶、小土茶代称。


而武夷山的菜茶,更是五花八门。


因为曾做过皇家御茶园,也曾是各朝代的茶树种植实验基地。


几百上千年沉淀下来,当地叫不出名字的茶树品种,不计其数。


不喜欢流于俗的武夷山人,还给菜茶起了个高大上的名字,奇种,这名字听起来就别开生面!


除了武夷岩茶,同属武夷山一脉的桐木关,也有非常多的菜茶。


桐木一带位于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活着许多国家级的珍稀保护植物与动物。


因为当地海拔高,地势险峻,过去交通不便。


“与世隔绝”的大环境,留下大量早就遗失了姓名的茶树,是极正常的事。


代代繁殖下来桐木菜茶,被人们采下来后。


先是诞生出了正山小种这一重量级的红茶鼻祖。


后来,又以足够强大的实力,助推金骏眉的走红。


从白茶,到岩茶,再到红茶,乃至各大茶产区。


肩负茶树品种基因传承使命的菜茶,好比一位江湖高手。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更多关于茶叶的知识

福鼎白茶中的大白茶、大毫茶可以做白毫银针,菜茶为什么不能呢?


只有菜茶做成的白茶,才是正宗?这个认识误区,难怪喝不懂白茶


小品种、品种茶、名丛、奇种,这些岩茶的分类,看完可别再脸盲了


不可小觑的武夷岩茶,还有哪些你不知道的奇种?随村姑陈来揭秘吧


从梅占到金柳条,从黄观音到矮脚乌龙,今天说说武夷岩茶的奇种们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content_hash":"a460291b

点击排行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