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1 作者:admin 阅读( 57)
黄茶是我国特有茶类,由绿茶演变而来,属于轻微发酵茶。据明朝许次纾《茶疏·产茶》中的相关记述说明明代中后期以前就已有黄茶的生产了。现行国家标准中,与黄茶相关的主要有《GB/T 30766-2014 茶叶分类》、《GB/T 21726-2008 黄茶》。本期老杨说茶栏目,将结合国家标准简单介绍一下中国黄茶。
一、什么是黄茶
按照现行国家标准《GB/T 30766-2014 茶叶分类》的规定:“黄茶(yellow tea):以鲜叶为原料,经茶青、揉捻、闷黄、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黄茶的品质特征是黄叶黄汤。在口感上,具有香气清悦,滋味醇厚的共同特点。黄大茶干茶色泽黄绿,叶大梗长,叶尖呈黑绿色,开汤后叶底呈现黄红色,具有焦糖香。黄小茶汤色黄而鲜亮,品质鲜嫩,叶底嫩黄。
二、黄茶的类别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GB/T 30766-2014 茶叶分类》黄茶的类别有:“芽型、芽叶型、多叶型三种。芽型:采用茶树的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加工制成的产品。芽叶型:采用茶树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初展加工制成的产品。多叶型:采用茶树的一芽多叶加工制成的产品。”
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制茶学(第二版)》中,按照鲜叶原料的嫩度,黄茶分为黄小茶、黄大茶。黄小茶主要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沩山毛尖、北港毛尖、平阳黄汤、远安鹿苑茶等;其中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属于黄芽茶。黄大茶主要有:皖西黄大茶、广东大叶青等。市面近年来出现的齐鲁老干烘或齐鲁干烘就是皖西黄大茶。
国际标准和大学教材中的黄茶分类,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在区分时,要按照不同分类标准进行区分,不能死搬硬套。但是,君山银针、蒙顶黄芽这类黄小茶中的黄芽茶肯定属于国标中的芽型。
从左到右:君山银针、岳阳黄茶毛峰、皖西黄大茶
三、黄茶的加工工艺
黄茶制法的基本工序为杀青、做形(包括揉捻)、闷黄、干燥,其关键工序是闷黄。闷黄工艺是黄茶区别于其他五大茶类的独特工艺,是黄茶形成典型品质特征的关键。
现行国家标准《GB/T 30766-2014 茶叶分类》中规定:“闷黄(heaping for yellowing):将杀青或揉捻或初烘后的鲜叶趁热堆积,便其在湿热作用下逐渐变黄的过程。”其本质是在高温、高含水量下,在制品的叶绿素降解,多酚类化合物进行非酶氧化,产生黄色物质,使产品干茶、茶汤和叶底表现出黄或黄褐的色泽特征,以及甘醇的滋味品质。老杨喜欢黄茶,尤其是黄芽茶,就是因为黄茶的甘醇,既有绿茶的清新鲜爽,又有红茶的醇厚甜美,柔和宜人,润泽身心。而这正是闷黄工艺产生的独特口感特征。
根据闷黄的先后和时间长短,可分湿坯闷黄和干坯闷黄两类。湿坯闷黄又分杀青或揉捻后闷黄;干坯闷黄又分堆积和纸包闷黄。君山银针采用的是典型的干坯纸包闷黄工艺,皖西黄大茶是典型的堆积闷黄工艺。
黄茶的生产加工工艺与绿茶基本相识,只是多了一个闷黄工艺。
黄小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岳阳黄茶毛峰
四、黄茶的传统生产与销售区域
与白茶、红茶、黑茶不同,在历史上黄茶主要以内销为主。从传统上讲,君山银针主销北京、天津、长沙等地;蒙顶黄芽主销四川及华北地区;皖西黄大茶主销山东和山西一些地区,是黄茶的大宗产品。
君山银针是中国名茶之一。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属于芽型黄茶。君山银针全由芽头制成,茶身满布毫毛,色泽鲜亮。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雅称“金镶玉”。“金镶玉色尘心去,川迥洞庭好月来。”君山茶历史悠久,相传唐代就已生产、出名。据说文成公主出嫁时就选带了君山银针茶带入西藏。君山银针茶香气清高,味醇甘爽,汤黄澄高,芽壮多毫,条真匀齐,白毫如羽,芽身金黄发亮,着淡黄色茸毫,叶底肥厚匀亮,滋味甘醇甜爽,久置不变其味。 冲泡后,芽竖悬汤中冲升水面,仿佛“群笋出土、金枪林立” ,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蔚成趣观。君山银针的采摘和制作都有严格要求,每年只能在“清明”前后七天到十 天采摘,采摘标准为春茶的首轮嫩芽。制作要经过杀青、摊晾、初烘、初包、再摊晾、复烘、复包、焙干等八道工序。
君山银针
蒙顶黄芽,是芽形黄茶之一,产于四川省雅安市蒙顶山。新中国成立后曾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蒙顶黄芽外形扁直,芽条匀整,色泽嫩黄,芽毫显露,花香幽长,汤色黄亮透碧,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全芽嫩黄。蒙顶黄芽采摘于春分时节,当茶树上有百分之十左右的芽头鳞片展开,即可开园。选采肥壮的芽和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头。要求芽头肥壮匀齐,每500克鲜芽0.8—1万个。采摘时严格做到“五不采”,即紫芽、病虫为害芽、露水芽、瘦芽、空心芽不采。现在的蒙顶黄芽是在1968年恢复发展起来的。蒙顶黄芽制造分杀青、初包、复炒、复包、三炒、堆积摊放、四炒、烘焙八道工序。由于芽叶特嫩,要求制工精细。
蒙顶黄芽
霍山黄芽产于安徽省霍山县大化坪镇大化坪、宋家河村、金鸡山村,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该茶外形条直微展,匀齐成朵、形似雀舌、嫩绿披毫,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浓厚回甘,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叶底嫩黄明亮。霍山黄芽的制作工艺从现有文献可以考证到明代中期,民国时黄芽已濒绝迹。解放后为了发掘历史名茶,恢复黄芽生产 ,当地政府曾组织专人深入茶区调查,终于在一九七三年第2次试制出“霍山黄芽”并送交广交会展销。新的“霍山黄芽”采制要求极严,有“一要雨前采、二要芽头齐,三要槲炭火、四要炒烘功”之说。质量要求条索紧凑,体态匀称,芽头壮实。峰毫显露,有独特的甜和清爽的“熟板栗香”。要达到外观 金黄、汤色黄绿、叶底嫩黄的“三黄”。形成上述优良品质和原因除要求茶芽具有优良的内 质因素外,在加工工艺上对“渥闷”—黄小茶的“摊黄”,黄大茶的“堆闷”—过程要掌握 恰到好处。制作工艺包括杀青(生锅、熟锅)、毛火、摊放、足火、拣剔复火等五道工序。
霍山黄芽
霍山黄大茶又名皖西黄大茶,属黄大茶,是中国名茶,产于安徽霍山、金寨、六安、岳西等地。霍山黄大茶外形梗壮叶肥,叶片成条,梗叶吉相连形似钓鱼钩,梗叶金黄显褐,色泽油润,汤色深黄显褐,叶底黄中显褐,滋味浓厚醇和,具有高嫩的“锅巴香”(或称为“焦香“)。霍山黄大茶在国内有着“金枝玉叶”的美称,2010年被确定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霍山黄大茶加工分炒茶(杀青和揉捻)、初烘、堆积、烘焙(老毛火和拉老火)四道工序。烘焙是利用高温进一步促进色、香、味的变化,以形成黄大茶特有的品质特征。
皖西黄大茶
五、老杨的话
黄茶这篇文章老杨用了一周的业余时间才写完,可以说这篇文章是老杨在创办公众号以来最难写的一篇文章。黄茶是一个非常小众的茶叶品种,相关资料少、品种少、生产厂商少,研究起来颇为不易。为了写好这篇文章,老杨尽力找到了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皖西黄大茶、岳阳黄茶毛尖的几个较为典型黄茶进行品鉴,以其能够客观全面的了解黄茶。但是,由于黄茶的小众特性很多茶品未能找到合乎传统的茶品,因此文章尚存内容的缺失。为此,老杨一只惴惴不安,仅希望能以此篇文章为茶友们打开一扇认识黄茶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