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4 作者:admin 阅读( 101)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有次在喝茶时,聊到生津感。
何为生津?
说得简单些,用大白话讲,就是口腔内分泌唾液。
津液,是润喉的关键。
原本从人体的运转机理看,口腔分泌唾液,再常见不过。
但喝到好茶后,生津感不同寻常。
这时你会感觉到喉咙里凉丝丝的,既沁凉,又舒爽。
微带几分草木凉意,或者称薄荷感。
这种感觉,像饮了一口清冽的山泉,喉间吹来一阵三四月间的“杨柳风”。
犹如清风习习,轻抚口腔四周,整个嘴巴都是天然的茶香在流转。
香香的,凉凉的,滑滑的,特别爽口。
就像卢仝写《七碗茶歌》时,形容的“一杯吻喉润”的感觉。
嗯,这种感觉特别好。
润这个词,寓意美好。
古人写,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温润,是一种好品格。
好茶喝起来要“润喉”,这是茶圈共识。
话说回来,在泡茶时,要不要润茶呢?
这点值得商榷!
《2》
之前看到一个视频。
视频内容是在教,冲泡白毫银针时,应该如何润茶。
按对方的讲解,润茶是指泡茶的第一次冲水。
其目的有二。
一是让干茶被热水浸润,提前热身,为下一步的茶香茶味释放做铺垫。
二是顺道洗一洗茶,去除茶叶表面的浮尘。
所以,润茶完整的称呼是“温润泡”。
当然,按大家更熟悉的概念,就是洗茶。
稍作讲解后,对方开始动作示范。
接下来的这一幕,简直让人看呆了。
只见对方拿出了一罐白毫银针,倒出部分干茶,放在茶则上备用。
接着是温杯,用热水将茶具均匀烫一遍。
温杯之后,投入干茶。
这时开腔道:
“白毫银针这类的芽茶,建议用85℃左右的水温润茶。先往盖碗内倒一半水,倒完水后加盖。”
“拿起盖碗,轻轻晃荡,往左,往右,往上,往下,四个方位全部晃动一遍,确保让每一颗芽头都能沾到水。”
“这时润茶动作就结束了,可以倒掉这冲温润泡的汤水,准备正式冲泡……”
低头看了眼进度条。
偶买噶,这前后上下摇晃盖碗的时间,竟然超过了20秒。
要等这么长的时间,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不论是打着洗茶的名义,还是借着温润泡的旗号,这样的做法统统不可取。
《3》
首先,不是所有的茶都需要洗。
洗茶并非泡茶的必备仪式感,逢茶必洗茶,着实没必要。
如果不分三七二十一,但凡遇到泡茶的场合,统统都洗茶一遍。
只会造成巨大的茶味浪费。
其实,好茶不用洗。
对大部分产区优质,工艺规范,仓储到位的茶叶而言,都不需要洗茶。
第一泡茶汤,完全可以放心喝。
另外,从市面上常见情况看。
大部分原料鲜嫩的绿茶、黄茶,它们的主流冲泡方式是直接用玻璃杯泡。
用玻璃杯泡茶,和用盖碗、用茶壶的功夫茶泡法,大有不同。
至少在随手用玻璃杯泡茶时,鲜少看到洗茶这一举动。
而乌龙茶里,武夷岩茶的第一泡,又有“还魂汤”的说法。
当一泡正岩核心山场的水仙、肉桂拿到手,用盖碗泡开。
第一冲茶汤浅尝一小杯,剩余的茶汤留下大一杯,放在一旁。
等一泡茶喝到最后,茶味喝淡之后,再回过头喝这凉透的头道茶汤。
这种别开生面的饮茶做法,就是喝“还魂汤”。
最后,近几年市面上还陆续推出不少新式茶。
比如针对上班族、年轻一代茶饮市场,专门推出的袋泡茶、速溶茶、调味茶。
这些新式茶,大多冲泡方式简便,随手用玻璃杯泡开即可。
茶味浸出速度快,往往只能泡一次。
泡开一次后,再次续水,茶味立刻就变淡。
正因如此,喝这些新式茶的人,从未想到过要洗茶。
对于“只泡一次”的茶叶而言,若是坚持洗茶。那在洗去大部分茶味物质后,剩余的茶味寥寥无几。
如此一来,岂不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4》
其次,白毫银针不需要润茶,也能释放充足茶味。
第一冲泡茶时,若想更好地浸出茶味,用不着花里胡哨的润茶。
仅需做到这三点。
投茶量适中,110毫升标准盖碗泡茶,投入银针干茶5克。
沸水冲泡,白毫银针的芽头内部就像竹笋那样,一层又一层。
防护严密,不存在怕烫一说,沸水冲泡更能激发茶香和茶味。
环壁快速注水,注入沸水时,沿着干茶上方,均匀快速画圈,将沸水兜头浇入即可。
其中,沸水泡茶很关键。
很多不懂茶的新手,会认为白毫银针的芽头太嫩,不能用沸水泡。
好茶不存在怕烫一说。
白茶里的白毫银针,红茶里的金骏眉,绿茶里的各式毛尖、毛峰之类的茶,在品质有保障前提下,统统可以沸水冲泡。
换成温水泡茶,浸出的茶味有限,难以激发高扬茶香。
用老茶客的说法,这样泡出来的只是“温吞水”,不如沸水冲泡好。
再说回润茶,对白毫银针而言,即便不经过润茶,在沸水冲泡前提下,茶味同样可以快速释放。
干茶遇水而发,盖碗泡茶时,短短几秒便能泡出一杯毫香四溢,鲜爽清新,鲜醇爽口的美妙茶汤。
前7、8冲左右泡茶时,当茶味没有被泡淡前,清一色可以采用快出水冲泡。
注水完毕,立即合盖出汤,片刻都不需要耽误。
若是闷泡,反而会导致茶味提前过量浸出,导致浪费!
《5》
最后,实在需要洗茶时,动作也需经历加快。
内质丰沛的好茶,茶味丰富,茶味浸出速度堪比进入活跃期的火山。
一触即发,如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为此在前期泡茶时,在茶味没有泡淡之前,都要采用快出水。
泡茶动作千万不能慢悠悠,要利落、快速、行云流水。
环壁注水时,速度要快,注水线接近碗沿时即可停止,注水用时建议2-3秒即可。
倒出茶汤时,合上盖立刻出汤,倒出大部分茶汤的用时,建议是5秒之内。
两者相加,从注水到出汤,泡出一冲茶汤的用时以7-8秒为标准。
分秒必争,才符合快出水的定义。
若在润茶环节,慢吞吞地左右摇晃盖碗,牵一发而动全身,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
比如,导致白毫大量流失。
在前后左右上下晃荡时,纤细的茶毫容易受到水的吸力影响,大量脱落。
这一道温润泡之后的茶水,往往茶毫格外丰富,远超后几冲的数量。
而看似不起眼的茶毫,却是提供毫香物质的承载体,同时还含有不少鲜爽风味。
白白将其倒掉,只会导致白毫银针的养分和风味流失。
比如,导致茶味过多浸出。
前文已经提到,优质好茶的茶味浸出速度极快。
即便是用85℃的温水润茶,在时长超过20秒的晃荡干茶,让每一颗芽头都沾到水的润茶进程中,也会使得大量茶味浸出,造成浪费。
又比如,影响后续的耐泡表现。
润茶时间过长,无形当中会形成闷泡。
在闷的过程中,茶味物质源源不断浸出,直至枯竭。
茶味浸出过多后,除了会导致茶汤滋味泡浓,还会影响耐泡度。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说的就是这个理!
为此,慢吞吞的洗茶和润茶之举,着实不可取。
退一万步看,即便是洗茶,那么也得尽量加快速度才行!
《6》
谈及白毫银针的冲泡,这里面的坑确实不少。
在网上,各式的泡茶主张,多如过江之鲫。
每一天,都有新观点、新言论、新谣传涌出。
为了明辨是非,分清对错。
其实最有效的方法,是亲自实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句话典故,已经在平日的文章里,引用了不下数百遍。
但除此外,也很难再找出其他的句子,去论证这样的道理。
亲自尝试,你便能深刻体验到,所谓的来回晃荡干茶的润茶法。
其本质,不过是在玩茶。
并不能做到将好茶泡得更香、更好喝、更韵致美妙!
洗茶是卫生,还是浪费?白茶、红茶、岩茶、普洱茶,谁需要洗茶?
“城会玩”,白茶散茶要洗茶,饼茶不用洗茶?这是科学还是玄学?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