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4 作者:admin 阅读( 79)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不想动脑子的夜晚,就重看一本亦舒的小说。
师太的小说,以前总认为它的亮点是主角们活得清醒,各有风韵。
等到自己学着面对读者的时候,发现清醒不清醒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写的东西要好看,要“像个故事”。
所以现在重看亦舒,唯一的思考就是:怎么让文字看起来像一个故事,而不是像某种理论?
首先,主角是个“人”;其次,记录这个“人”。
第一次看《人淡如菊》,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
想着渊明先生的《饮酒》,采菊东篱下的悠然,心远地自偏的纯净。
隔着几千年的光阴,于是泡了一杯有故事的老白茶,想在时光的隧道里,在灵魂深处以茶替酒,遥敬先生。
菊花,耐寒而隐逸,深得文人墨客的青睐。
他们结社品菊、赋菊、画菊、写菊,以菊明志。
人淡如菊,宛若君子。
《2》
人淡,是好的。
那是一种遗世独立的从容与淡定,淡在宠辱不惊,淡在内心清宁。
谢绝繁华,回归简朴。
话又说回来,茶淡也是好的吗?
那是自然。
正如刘姥姥进了栊翠庵院子,被贾母招呼着喝茶。
她端起来一口就喝尽了,然后还笑着说:“好是好,就是淡了些,再熬浓些就更好了。”
此话一出,就引起了众人的哄堂大笑。
不过能侧面看出,刘姥姥是个实诚的人,她不装。
不会品茶就是不会品茶,只说自己最直接的感觉——茶的浓淡,甚至还让人觉得有几分可爱。
同时也证明了,好茶,都是清新淡雅的。
曾经,有一位新茶友来聊天。
他说,对比了几家白茶的味道以后发现,在相同的冲泡方式下,我们家的滋味淡一些,其他家的滋味则会更浓一些。
不由得反问他,“你认为的淡是什么样呢?”
对方很快给出了回答,说之所以觉得我们的白茶淡,是因为感觉不到什么苦味。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大多数情况下,新茶友所认为的“淡”,是滋味淡。
我们拿中药来举例子,众所周知,中药是苦的。
但这种苦,也有轻重之分,苦味轻一些,或是感受不到太多苦味的中药,往往被认作是味道淡。
反之,苦涩物质含量高的,入口强烈刺激的,便会让人感觉到浓厚的苦味。
而套用到白茶身上,亦是同理。
有些茶友认为白茶滋味淡,是因为苦涩物质的含量低,味蕾感受不到太多的刺激。
于是,因为不苦不涩,反而清甜、甜润,也就不觉得白茶茶汤味道浓。
相反,只觉得滋味有些淡了。
而还有一些白茶,苦涩物质含量高,一喝便是浓郁的苦涩感,排山倒海而来。
出于本能,味蕾把这个情况发送给了大脑,告诉我们:这茶很苦,味道浓。
可殊不知,喝白茶和喝中药不同。
不是味道越浓,品质就越好,鲜香醇爽才是优质白茶的本味。
《3》
茶圈里一直流传着一句话,“浓非厚,淡非薄。”
所谓浓,就是茶味浓,口味重。
想要让自己的茶达到“浓”的效果,也很简单。
第一,加大投茶量,把原本只需投5克的白茶,增加到6克,8克,甚至10克。
第二,延长闷泡的时间,闷上个30秒再出汤,茶汤必然是又浓又苦。
简单来说,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茶叶释放更多的茶多酚和咖啡碱物质,就对了。
然而,这些方法并不能提升白茶的“厚度”。
老茶客们会用各种不同的词语来形容茶汤的厚度,最朴素的说法,就是“很厚”。
也有人说,这茶汤喝起来有嚼劲,有内容。
总而言之,就是茶叶中的内含物质丰富,层次丰富的体现。
用盖碗冲泡时,每一冲茶汤的香气和滋味,都有所不同。
同时,茶汤稠滑醇厚,耐泡度佳,回甘持久深长。
由此可见,想要让白茶“浓”,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做到“厚”,却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好产区、好工艺、好储存,赋予了白茶卓绝的品质,冲泡时养分充分释放到茶汤里,供给我们品饮。
而“厚”与“薄”,则是一对反义词。
一款茶,如果喝到嘴里是没有内容的,是茶香弱、汤水薄的。
这样的白茶,就是寡淡无味。
无论闷泡多久,无论投茶量多少,都难以泡出醇厚丰腴的汤感。
徒留的,只是茶味浓。
甚至有些让你觉得苦涩难以下咽,舌头上会迅速泛起一层褶子,浓烈且刺激。
这样的茶,相信大多数的茶客,都不会喜欢喝。
毕竟,没人喜欢为自己找罪受。
因此,白茶的“淡”,不应该与“薄、稀、寡”等负面词划上等号。
真正的好茶,应该是淡而不薄。
《4》
为什么新茶友觉得白茶味道淡?
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喝不懂,喝不惯。
相比于岩茶、红茶、黑茶等,白茶的味道无疑是淡的。
尤其是平日里喝惯了浓茶的茶客,刚接触以鲜爽著称的白茶,更是觉得完全没味道,喝起来就像白开水。
但其实,轻轻柔柔,清清爽爽,才是常态。
优质的白茶,得益于好的产区和工艺,呈苦涩味的茶多酚和咖啡碱物质的含量,是很低的。
与此同时,为茶汤提供鲜爽滋味的茶氨酸的含量,很高。
所以,当三者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下,泡出来的茶汤不仅鲜爽甜润,不苦不涩,且营养物质更丰富。
喝下去后,对身体的好处,不可小觑。
这种温柔的、小清新风格的白茶,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
反之,一些低端的白茶,因为种种原因,体内的苦涩物质含量偏多,而茶氨酸的含量少。
譬如,生长在低海拔地区的白茶,日照时间长,且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
如此一来,虽然茶树生长的速度快了,内质却生得薄了。
并且,茶树经过长时间热烈的光照,体内容易生出大量的茶多酚和咖啡碱,冲泡后大大影响口感。
又譬如,白茶萎凋的时候,走水不畅,苦涩物质大量留存在体内。
要知道,白茶简朴的工艺——萎凋和干燥,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茶叶变得干燥。
当茶青刚刚被采摘下来后,就要薄摊薄晾在水筛当中,进行日光萎凋。
在此过程中,茶青内的水分会在外界温度和风的作用下,缓缓蒸发。
与此同时,体内多余的苦涩物质,也会一起被带走。
在精良的制作下,成品白茶体内剩下的大多是有益物质,茶汤也应该是鲜爽淳和的。
可如果粗制滥造,或制茶师不用心,则会影响白茶的品质,造成滋味苦涩。
新茶友因为对白茶的认识不足,常常将汤水淳和细腻的好白茶,误认为是滋味寡淡,是劣质茶。
而把苦涩物质含量高,滋味刺激煞口的茶,认作是茶味浓,是好茶。
《5》
想起了老苏的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既空灵又贴切,淡妆也好,浓妆也罢,都无改其美。
至于说白茶是浓的好喝,还是淡的好喝,其实也没有标准答案。
众口难调。
有人喜欢鲜爽淡雅,有人偏爱刺激浓烈。
不过,出于对身体的着想,还是建议不要长期饮用浓茶。
只要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含量不超标,茶氨酸的含量略高一些,便是好的。
好一些的茶,汤水入口是沉甸甸的,有分量的。
能够明显感受到,茶汤如同细滑的绸缎,包裹着舌头。
还不等自己吞咽,便滑下了喉咙,余韵悠长。
真正的好茶,淡雅,却不寡淡;醇厚,却不刺激。
如此,方才是白茶世界里的最高境界。
长期储存白茶,选新白茶还是老白茶?参照这2个细节,选出好白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